隆冬季节的一个周末,沿着北京八一湖畔漫步,忽然,一阵雄壮昂扬的歌声传来。循着歌声信步走去,不远处的一幅景象把我吸引了——
就在少年英雄纪念碑雕像前的数十级台阶上,依次站立着一排排白发如雪的老人,他们的平均年龄大概都在60岁上下,雄壮的歌声正是从他们这儿传出。十几级数十米长的阶梯,已经站不下歌唱者的队列,顺着两侧草坪正向高地伸延,歌者的人群一直延伸到纪念碑后高高的山坡上。粗粗概算,这支唱歌的队伍足有千人之多。
听歌声,有老歌《红梅赞》、《歌唱祖国》、《英雄赞歌》,有《我们走在大路上》,有《七律·长征》,还有《冰山上的雪莲》等那些传唱久远的抒情歌曲。站立倾听,当老人们把《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红莓花儿开》几支苏联歌曲以优美的旋律演唱完毕时,我的心灵被深深震撼了——这些老人哪是在唱歌啊,他们是在回首青春岁月,回望他们曾经历的一个时代啊!
走进围观的人群细作询问才知道,这些白发老人相互之间并不认识,他们来自周围各个不同的小区大院,全部是自发前来的普通市民。据说,这样一种自娱自乐的形式,已经坚持了数年。
队列第一排里,有一位86岁的老太太,她是被人用轮椅推来的,是队伍中年龄最长的老人,每当旋律响起,她那伴着旋律打着节拍的双手,她张张合合嚅动的双唇,让人能感到老人一颗回到青春时代的心。推轮椅的小姑娘是老人的乡下亲戚,她告诉我:每天来唱歌,已经成为老人晚年生活的必修课。每逢遇上雨天雪天不能前来时,老人就显得郁闷,就显得不乐。
这群在冬日寒风中引吭高歌的老人,本已经到了颐养天年的岁月,本该在家里享受含饴弄孙的晚年之乐。但他们却一天不落地来这里。他们是纯粹为了娱乐吗?我想,是又不完全是。因为从他们精选的那些歌曲里,从他们庄重而认真的表情里,分明感受到他们有一种更高的精神追求。
人是需要有一点精神的,没有了精神,我们的民族便没了生机,便没有希望。作为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他们的青年时代在激情中度过,他们伴着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声走来,他们也的确遭受过因为政策的某些失误带来的磨难,饱尝过多年的贫穷。然而,当我们客观地来看待那段历史时,我们不能不说那代人从来没有因为贫穷和生活中的某些委屈,就放开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就动摇对党、对祖国、对生活的坚定信念,那种对精神信仰的坚定追求,成为一代人鲜明的时代符号。也正是那代人对理想的孜孜以求,我们整个民族后来才能够在对历史的反思中清醒,才能把曾经的磨难变为今天快速发展的财富。中国才有了今天傲然世界的不俗实力,才有了举世瞩目的巨大进步。
然而,今天当世界正以羡慕和惊奇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巨大变化时,当汽车的增加以惊人的数字跃居总量世界第一时,当我们许多人随时可以品尝过去只有达官贵族才能享受的美宴大餐时,很多人突然感到我们缺少了点儿什么,感到一种莫名的空虚。我们缺少什么呢?我们缺少的是信仰的力量,缺少的是高尚理想带来的精神张力。相比昨天,我们可以说衣食无忧了,而许多人在享有丰富的物质生活的今天,却陷入了精神上的贫困。沉溺金钱使精神沉睡,庸俗度日使理想失色,缺德失信使社会畸形。所以,当一些人有了权,有了钱,有了闲,便去滥用谋私,便去寻找额外的贪欲,便去追求花天酒地的享受,社会上出现的那些不惜抛弃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裸官”,生活中那一个个以包二奶为荣的丑类,摆阔斗富,纸醉金迷,挥金如土,奢侈和淫靡竟然渐成风气,追求享受、追求金钱竟然成为一些人的时尚。
对此,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防止中国人的精神系统“死机”,信仰和理想不能丢失!这并非杞人忧天——对缺少崇高信仰的忧虑,不仅来自思想领域的理论家、知识分子,更来自北京街头的市井平民,来自手握方向盘却忧国忧民的出租车司机……
八一湖畔的老人们不正在用歌声表明中国老百姓拒绝精神麻木的决心吗?他们在用歌声唤回丢失的精神,也用歌声在拷问着21世纪中国的世道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