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3月21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让外军学员“面对面”感受中国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国际军事教育交流中心办学纪实

施永才 张恩涛 本报记者 潘 婷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3月21日   06 版)

    “请问万教授,您认为联合作战的最大难点在哪里?”3月10日下午,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国际军事教育交流中心二楼多媒体教室,万福明教授在讲授联合作战的相关课程。投影仪不断变化着课件文字及图片,讲台下,40余名来自近20个国家的中校军官凝神静气认真地做课堂笔记。每讲完一个专题,就进入课堂讨论环节,课堂气氛热烈。

    这样的场景,在该中心已属常态。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国际军事教育交流中心已经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军队的重要窗口。

    “和而不同”,营造和谐教学环境

    3月12日,毛里求斯国庆日。清晨,数名该国学员身着制式军装,在国际军事教育交流中心整齐列队。7时整,伴随着国歌声,毛里求斯国旗徐徐升起。每逢学员所在国的国庆日和民族传统节日,中心都要举行专门的仪式。

    相识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中心学员来自近70个国家,语言、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各不相同。为了让学员在中心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中方的教员和工作人员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

    国际军事教育交流中心学员队队长齐仁林告诉记者,中心的在读学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穆斯林学员。为照顾他们的生活习惯,中心特别在宿舍中设置了一间祈祷室,供穆斯林学员每日做祷告。每周五下午,中心都会安排一辆大客车,接送穆斯林学员到附近的清真寺去集体祈祷。为保证学员的饮食,中心还专门安排人员到南京城区的清真食品公司去购买肉类及副食品。另外,在外出参观学习、乘坐飞机的过程中,中心工作人员都会事先联系好清真餐厅和清真食品。

    2011年以来,国际局势变化无常,中东、北非部分国家政局出现动荡。今年2月,埃及首都开罗出现紧张局势,一位在中心学习的埃及学员情绪低落。齐仁林发现后,主动找他聊天,询问他家人的情况。随后,学院送给这位学员一张国际电话卡,以方便他和家人随时保持联系。数天后,埃及军队临时接管政权,国内态势趋于稳定,这位学员也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状态。

    细致入微的工作赢得了学员的赞赏和感激。为感谢母校,学员塞纳卡上校毕业前夕在国际红十字协会主动献血400毫升,并在给南京陆军指挥学院院长吉文明的感谢信中写道:“我把自己的鲜血留在了中国,我的心将与我的血一样,永远与中国人民连在一起!”

    教学质量赢得外军学员赞誉

    回眸过去,国际军事教育交流中心走过了一条漫长的发展道路。

    上世纪80年代前,该中心主要采取“一期一国”的方式,每期培养来自同一个国家的十几名军官,训练内容也很单一。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一期一国”的培养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心尝试了“一期多国”的培养方式,在全军率先探索“中外军官合编同训”的模式。从每期1个国家10多名学员,发展到现在的近60个国家200多名学员同时接受培训。

    目前,该中心已形成了“开放化办学、基地化教学、国际化交流”的新格局,外军学员可以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提高战略思维层次和制定国家安全政策、组织指挥多样化联合军事行动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中心充分利用科研项目多、成果丰富的优势,不断把最新科研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教员们针对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需求,相继研制了“外军留学生多语种网络教学信息系统”等16个教学系统,逐步实现了战术教学方法和手段由传统的“图上决策、沙盘推演、现地演练”向“机上决策、网上布阵、模拟对抗”的转变。

    2005年,中心专门成立课题组,对亚、非、欧、美等大洲近100个国家的军官成长历程进行专题调研,提出了基础课、专业课、讲座课、研究课和实践课“五位一体”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增加国家安全战略、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军事力量运用、领导科学与战略管理等课程的比重。几十年来,他们先后完成了6代外训教材体系建设,出版了数百本双语教材,其中100多本被亚、非、拉地区的多个国家定为军事教学的蓝本。

    一流的教学质量赢得了学员们的称赞。2009年,从中心毕业的乌干达军官丁吉拉在该国《独立日》杂志上发表文章,称“半载学习,终身受益”,盛赞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是谋略之都、智慧之城。这篇文章在乌干达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

    开放交流展示真实国情

    200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前锋-2008”演习在太行山麓举行。

    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战机轰鸣,铁甲奔驰,一枚枚炮弹飞向蓝天,我军大型空地合成、立体作战大练兵精彩纷呈。演习现场,数十名外军观摩军官格外引人注意。演习当天,美国智库詹姆斯顿基金会的《中国简报》等媒体即出现了一篇题为 “中国大型合同战术训练基地向外军留学生揭开神秘面纱”的报道。

    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一直被外界认为蒙着一层神秘面纱的中国军队,也逐渐走向透明和自信。这一点,在国际军事教育交流中心这个对外窗口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近年来,中心逐渐改变传统管理方式,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管理外军学员。周末,学员可以到南京市区去游览购物。寒假和暑假,中心还会组织学员到东部沿海城市和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参观学习。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副院长周师华告诉记者,为了让外军学员更多地了解中国军队的现状,中心先后在南京军区临汾旅、海军某舰队、空军某航空兵师等单位建立10多个教学基地,前来参观的外军学员可以登上中国军舰,进入中国现代战机的座舱,近距离了解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和战术原则。近两年来华学习的军官,很多人都登上过新型战机。

    此外,中心近年来先后创建了“钟山论坛”、“学术交流周”、“国际军事学术研讨会”等交流平台,举办了100多场研讨活动,接待了100多次外军来访交流。俄罗斯武装力量诸兵种合成学院院长尼古拉耶维奇、英国联合指挥参谋学院院长比尼斯等高级将领先后来中心讲学,受到广泛赞誉。

    在开放办学历程中,中心不仅充分让外军学员“面对面”感受中国军队,而且通过开展“老区看延安、新区看浦东,古城看西安、新城看深圳”等参观见学活动,让外军学员“零距离”接触真实的中国。

    学员阿里来中国前,受西方一些媒体影响,以为中国根本没有自由,到处是乞丐和小偷。然而,通过在华学习参观,他彻底改变了过去的想法。

    第二次来华学习的学员阿萨多夫在论文中指出:“我在中国学到了太多的东西——中国国情、军事思想、国家安全、军事战略、领导思想和艺术、计算机运用与中文课程。中心设置的参观见学课程,让我看到了古老神秘而又现代的中国,了解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国防政策,其中有许多地方都值得我们学习。”

中组部追授杨善洲“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中国国际救援队完成在日救援工作
三星Android春“装”发布
“盖世群英”圈点万千精彩
让外军学员“面对面”感受中国
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
多国部队打击利比亚
北京瑞平国际拍卖行有限公司拍卖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