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4月0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首次出动直升机救援 300余警力参与

北京警方成功营救登山遇险大学生

本报记者 何春中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4月05日   02 版)

    4月4日,警用直升机将最后两名被困者营救。

    CFP供图

    38名高校师生和1名公司职员集体登山,途中却因道路不熟、迷失方向被困山中,危难之际,幸得300名民警和直升机参与紧急营救,才最终安全脱险。记者今天从北京市公安局获悉,截至4月4日上午9时,北京警方经过13个小时的艰苦救援,成功营救出这批被困房山区周口店四马沟猫耳山上的人员。

    4月3日19时50分许,北京理工大学教师卢某拨打110报警电话称,该校30余名学生在房山区周口店四马沟猫耳山登山时被困,其中,有的学生迷失在山上。

    北京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立即布警,组织各警种展开营救。房山公安分局迅速组织派出所民警和消防战士先期展开救援工作。随后房山区委、区政府抽调区应急办、卫生局、当地镇政府等相关部门紧急支援,并专门组织了7名向导带领民警上山搜救。

    北京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傅政华要求副局长姜良栋到现场组织成立指挥部并坐镇指挥。现场指挥部共调集全市特警、消防等300余名警力组成搜救队,前往猫耳山营救被困学生。房山公安分局局长王聚成带队进山搜救。

    猫耳山位于房山区中部,海拔1307米,为北京西山主要山峰之一。“当地人称猫耳山为‘跑死马的山’,山势陡峭、地形复杂。”救援人员说,只有山脚下有一段石阶路,再向上只能踩着山石向上爬,最窄的路段只能容一人侧身通过。

    由于地形复杂、山路陡峭,再加上天黑路滑,被困者手机信号不稳定、时时不在服务区等多种不利因素,搜救工作得十分困难。救援民警抱着对30余名学生和其家人高度负责的态度,在当地村民带领下,分6批次5条路线上山进行营救。当天23时30分,4名同学被营救下山。

    4月4日零时30分,8名同学在下山途中遇到营救民警及消防武警,被救下山。1时40分,16名同学在下山途中遇到营救民警及消防武警,并于3时40分被救下山。

    据北京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被成功营救的36名师生和1名公司职员均系登山爱好者,并参加了4月3日由北京理工大学“风信子”登山社团组织的活动。他们相约一同到猫耳山游玩,因道路不熟和体力不支等原因,迷失方向。其中,卢老师等9名师生于4月3日20时10分先期下山,卢在下山途中报警。

    至此,仅剩两名同学仍被困山中。指挥部及时调整部署,协调组织巡特警总队警务飞行支队,用两架警用直升机升空参与搜救。

    4日7时许,直升机飞到猫耳山上空进行低空盘旋搜索,与地面搜救人员密切协作,全力开展救援。

    经过空中和地面的有力配合,8时许,直升机在山脊处发现有人在用光发信号,靠近勘查后,确定正是两名被困学生。飞行民警立即采取措施,相互协作,利用锁降方式将二人救上飞机,确认安全后迅速返回。9时许,最后两名受困学生被成功营救至现场指挥部。经过初步检查,他们获救后虽然身体疲惫,但整体状况良好。 

    随着天气变暖,外出登山的人员越来越多,公安机关提醒广大登山爱好者,不要攀爬野山、荒山。登山前要对所要攀爬的山岭周边地理情况有所了解,探明上山、下山路径。对于不熟悉的山地,要有向导引路,防止迷路。同时,应携带必要装备、食品和急救药品,务必在天黑之前下山,以防止意外发生。

    本报北京4月4日电

本报记者 何春中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4月05日 02 版

“惠民殡葬”为何“叫好不叫座”
殡葬市场监管存真空地带
“铁书记”王殿海:身残志坚服务社区42年
团中央形势政策宣讲团巡讲吉林
重庆青少年缅怀革命先烈
烟台高新区揽才最高资助5000万
东兰县举办国际铜鼓文化旅游节
土地是农民最大的社会保障
大学生采煤班真是不一般
北京警方成功营救登山遇险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