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官半职的普通学生,策划了面向全校的公益基金;一群爱玩儿的学生干部,发起了疯狂的“三国杀”比赛;轰动校园的“我最喜爱的十大老师”评选,让平日里默默无闻的青年讲师动容落泪……
在四川大学团委的支持下,一批充满创意和活力的校园活动闪亮登场,而策划者和实施者都是校园里的普通同学。一年的实践表明,这些来自“民间”、挂着“团”字号的校园活动,激活了团组织的生命力。
近日,四川大学在其官方微博“川大共青团”上发出消息,再次邀请全校同学参加新一年度的“I创意WE实现”校园活动创意盛典。
“对于太官方的、自上而下实施的校园活动,有的学生存在天然的抵触心理”
杨继榕笑容腼腆,在学校没有一官半职。不过,这位普通女生的一个创意却得到了校团委的资金支持。
大一刚进校时,杨继榕在学校青春广场上看到一场为患病校友组织的募捐活动。当时,杨继榕没带钱,等到她下午再去的时候,募捐活动已经结束。为此她遗憾不已。
不久后,学校给同学们发生活补助,直接把补助款打进同学们的饭卡。杨继榕从中受到启发:如果通过饭卡系统建立一个公益基金,就能为需要帮助的同学更及时、更稳定地筹集善款。
这个瞬间闪现的想法随后在杨继榕的脑海里逐步完善。杨继榕的设想是,通过与同学们签订扣款协议,哪怕每个同学一个月从饭卡里捐出一块钱,积少成多,就能成就一笔不少的公益基金。在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基金就能及时发挥作用。她把这个公益基金命名为“川大小小公益基金”。
不过,这仅仅是停留在脑海里的想法而已。在这位身材娇小的女生眼里,要把“川大小小公益基金”变成现实,靠她个人的力量“根本做不了”。
直到在校团委网站看到“I创意WE实现”的通知,杨继榕觉得,“川大小小公益基金”有望变成现实。
2010年1月,四川大学团委启动“I创意WE实现”校园活动创意盛典。按照活动规则,校团委面向全校同学征集校园活动创意,并选择一部分项目予以支持。
这种做法大大改变了校园活动的惯常实施逻辑。通常的校园活动大都是团委、学生会、社团的老师和学生干部提出想法并实施。在四川大学团委书记王斌看来,“对于太官方的、自上而下实施的校园活动,有的学生存在天然的抵触心理”。“为什么不换一种思维,自下而上开展校园活动呢?”
通过网站、海报、传单等途径,“I创意WE实现”活动在四川大学校园广为传播,校团委总共收到了177个校园活动创意项目。经过评审,校团委拿出3万元工作经费支持其中的20个项目,杨继榕的“川大小小公益基金”名列其中。
“我们都把做公益当做自己的梦想,是学校团委为我们搭建了发挥热情、追逐梦想的平台”
“I创意WE实现”的竞标机制要求申请者提供详细的策划书,只有成熟、完善的方案才有可能通过评审。杨继榕组建了一个项目团队,把原先的设想变为具有可操作性的策划书。她甚至向法学院的老师请教,以规避从学生饭卡里扣钱的法律风险。
为了节约经费,团队成员在一张A4大小的纸上印了4份扣款协议书。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节约经费,二是一张纸发到一个寝室,4个室友正好够用。类似细节所体现出的行事风格,是过去校园活动中所不多见的。
整个过程下来,杨继榕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凡事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现在,团队还在努力,他们把“川大小小公益基金”看作一个长期的项目,继续寻找实施的出路。
“我们都把做公益当做自己的梦想,是学校团委为我们搭建了发挥热情、追逐梦想的平台。”杨继榕说。
事实上,在“I创意WE实现”的平台上,还有一些好玩儿的项目。比如,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几位同学策划的“三国杀”比赛。
“三国杀”是一款深受年轻人喜欢的桌上游戏。在川大,最流行的时候,宿舍、水吧、食堂都能看到玩家的身影,在校园小吃城的牛肉面馆,打烊前的最后一拨儿顾客常常是一帮疯狂的“杀友”。
有趣的是,这个看上去“不正经”的项目,领头人是几位学生干部。陈相臻是学院学生会实践部部长,也是“拉赞助的”,冯骅是校团委宣传部下面的办公室副主任,平时的工作是“打电话通知事儿”。
他们并不只是冲着好玩儿来的。陈相臻认为,学校里有很多“宅男”“宅女”,天天坐在电脑前,同学之间的交流少了,游戏恰恰能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那种氛围在电脑上是找不到的。
事实证明了“三国杀”比赛项目的生命力。在竞标阶段,在学校人流量最大的青春广场上,许多同学把选票投给了“三国杀”比赛项目,项目的选票箱一直是满的。
四川大学团委书记王斌说,只要是“无害、有益”的活动,通过了评审,团委就可以提供支持。
王斌把当前校园活动的参与人群看作金字塔结构: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干部有机会策划组织校园活动并从中受益,而绝大部分普通同学没有这样的机会。
王斌表示,校团委希望通过“I创意WE实现”的平台,开发出同学们喜爱的、新鲜的校园活动,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团的活动,也让团的活动更有效地影响青年学生,发掘和培养一批具备强烈创新意识和优秀实践能力的大学生。
“青年讲师是教师中不太受关注的群体,团的活动理应关注他们”
事实上,校团委对于这些项目的支持不仅限于提供资金。许多同学第一次办活动,满怀热情,却没有经验。为了提高项目成功率,校团委安排老师进行指点,这种模式被称为“孵化”。
20个活动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我最喜爱的十大老师”评选,成都多家媒体对此做了报道。这个发自“民间”的项目,实现了项目团队成员和团委指导老师的完美合作,并成为青年参与、服务青年的典型案例。
公共管理专业2008级池生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009级段然然、中国语言文学专业2009级冯迪3名同学最早产生评选教师活动的想法。他们检索发现,学生发起开展教师评选的高校并不多。
项目团队从最初的3人,壮大到27人,成员横跨多个学院,根据专业背景各有分工。特别是颁奖晚会环节,编导、舞美都是相关专业的同学。
团队成员最初希望面向全校老师开展评选。经过和团委指导老师的反复讨论,这条思路做了修正,评选对象设定为青年讲师。
团队成员和指导老师们达成共识:只有那些奋斗在本科教学一线的青年教师才有资格参评,一下课就夹着书本走人、对学生困惑不闻不问的老师,一律不予参评。
“如果不做限定,也许很多选票就投给了院士、校长。”校团委书记王斌说,“青年讲师是教师中不太受关注的群体,团的活动理应关注他们。”
这些标准,凸显了评选活动的独特性,一大批深受学生欢迎的青年讲师被推到前台。颁奖礼上,一位获奖的青年教师说:我从来没有想过,一个小小的讲师会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
本报记者 王鑫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