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4月15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8分钟 两次生死抉择

李广君 万天兵 耿国庆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4月15日   09 版)

    庄文波(左)与蒋卫军 耿国庆摄

    生死时速8分钟,两次抉择显忠诚。3月31日晚,济南军区空军某飞行学院一团召开军人大会,对在转场飞行中遭遇发动机空中停车,成功驾机野外迫降的飞行员庄文波、蒋卫军进行表彰奖励。

    在一次不期而遇的重大特情中,两名飞行员在生死时速的8分钟内,做出了放弃跳伞、冒险迫降和强改落点、规避村民的两次重大抉择,保住了国家财产,保护了人民群众,捍卫了军人荣誉。

    3月27日上午9时整,安徽某机场,该团副团长庄文波和领航股股长蒋卫军跨入座舱,作为长机率先滑跑起飞。

    “杆舵相连心相连”是庄文波和蒋卫军这两名老搭档在飞行中对前后舱驾驶员默契配合的形象比喻。同是1972年出生的这两位飞行员,都是四机长机、一级飞行员。

    9时31分,高度800米,速度220公里/小时,距离转场机场30公里,两名飞行员正全神贯注地操纵飞机。突然,后舱飞行员蒋卫军发现发动机转速表有50转左右的摆动量,他强烈预感到发动机可能要出故障。

    蒋卫军迅速与前舱飞行员庄文波核对发动机转速表数据。庄文波扫了一眼转速表,前舱转速表指针也在发生摆动。不好,发动机出故障了!两名飞行员绷紧神经,相互提醒,同时庄文波立即向塔台指挥员报告“转速表摆动”,并做好特情处置准备。

    此时,塔台指挥员提醒:“调整保持能维持状态的转速。”

    “飞机抖动剧烈,状态难以保持。”9时32分,庄文波再次向指挥员报告。此时,两名飞行员已明显感觉到飞机剧烈抖动,发动机发出忽高忽低的刺耳噪声,转速表摆动量增加到300转左右。庄文波和蒋卫军判断:发动机已出现间歇性停车。

    发动机空中停车是现代航空界困扰飞行安全的一大技术难题,如果处置不当,很可能会造成机毁人亡的严重后果。庄文波和蒋卫军所驾驶的飞机仅装备了一台发动机,一旦发生停车,飞机将彻底失去动力。

    此时,飞行编队中的僚机飞行员江廷和时忠伟透过座舱玻璃,清楚地看到长机在左右摇摆、上下颠簸,状态难以保持,飞机高度也在下降,不禁为战友捏了一把汗。

    时间在一秒一秒地飞逝。蒋卫军紧盯座舱各种仪表参数,观察和保持着飞机状态,庄文波则活动油门开关,但故障现象无改善。他随后改用右手前后摇动手摇泵,帮助发动机供油,试图恢复工作,但仍然没有成功。

    随后,庄文波报告:“我到不了本场了,距离本场28公里,准备野外迫降。”

    做出此决定,意味着连环风险向庄文波和蒋卫军袭来。此刻,庄文波和蒋卫军沉着冷静,边向指挥员报告情况,边搜索合适的迫降场地。

    9时35分,发动机完全停车,飞机高度骤然下降。此时,迫降场还未最后确定,两名飞行员命悬一线,塔台指挥员朱贵涛发出决断性口令:“如果迫降条件不具备,可以跳伞。”

    生死抉择的时刻到来了。跳还是不跳,对每名飞行员来说都是一次生死考验。弃机跳伞,就意味着飞行员选择逃生,战鹰必将坠毁,国家财产遭受损失。对庄文波和蒋卫军来说,还意味着该团已保持54年的飞行安全历史在他俩手中戛然而止。

    千钧一发之际,庄文波和蒋卫军向指挥员报告:“选择场外迫降!”

    飞机高度在不断降低,庄文波和蒋卫军艰难地搜索着适合迫降的场地。从空中望去,机头右前方是崎岖不平的山区,庄文波迅速调整机头向左前方飞去。当他发现前方农田里耕作的人多、且不远处还有一个村庄时,立即又重新选择迫降点。就这样,庄文波和蒋卫军3次调转机头,但驾机野外迫降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

    在极短时间内快速选准迫降场地,对飞行员的飞行技术和心理素质都是一个极大考验。

    9时37分,庄文波突然发现飞机右侧麦田有一块没有群众的平坦田地,他立即蹬舵调整航向,向这片麦田落去。

    事后,飞行专家查看现场后称赞说,庄文波和蒋卫军选择的这块麦田,是迫降点周围500米范围内唯一可以实施安全迫降的场地,选得太准确了。

    10米,8米,5米……飞机高度在逐渐降低。

    就在飞机快要落地的瞬间,庄文波突然发现机头右侧麦田中,一个花白头发的村民从几个坟包后猛地站起。此时,坐在后舱的蒋卫军也发现了这个听到飞机响声后突然站起身来张望的穿着灰衣服的村民。

    “有人!”庄文波大吼一声,紧急带杆并向左压杆,强行改变着陆点以规避村民,同时拉回防火开关。此时,飞机几乎贴着这个村民的头皮掠过,在巨大的惯性下飞机又被拉起两三米高,前冲200多米,偏离了最佳着陆位置,左机翼与一电线杆相刮,撞到地上两棵杨树上,飞机野外迫降成功,两名飞行员安然无恙。

    紧急关头不忘拉回防火开关,这个看似细小的动作,对防止飞机迫降后发生爆炸造成地面附带损伤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保护群众是军人的本能。”事后,庄文波说:“如果这位村民因飞机迫降伤亡,我会内疚一辈子,一生都不得安宁。”

    尽管自己的“命运”掌握在前舱飞行员手中,但后舱飞行员蒋卫军没有任何抱怨,他感慨地说:“如果因为前舱飞行员的紧急带杆规避群众,使我们发生意外,我都觉得无憾和光荣,如果当时我在前舱驾驶,也会那样做。”

    两位飞行员的壮举深深感动了事发地的乡亲们。事后,63岁的被救村民王道才——这个1969年退伍的老兵和该村党支部书记一道,带着锦旗专程赶到部队,对子弟兵表达谢意。

绽放在大海上的“蓝玫瑰”
8分钟 两次生死抉择
瑞士靠什么长保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