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度和谷歌的搜索框里输入“matrix”,搜索提示栏里排在第一位的并不是那部中文名为《黑客帝国》的著名电影,而是一个名为“matrix67”的个人博客。自2005年6月开张以来,这个博客始终保持更新,如今已有了近千篇博文。
浏览这近千篇博文中的任何一篇,几乎都指向一个共同的主题——数学。例如,《趣题:能否把三维空间分成无穷个圆?》、《集数学与艺术于一体的几何幻方》、《用事实告诉你高斯有多牛》、《N体问题的30个周期性解》。
在互联网上乐此不疲地讨论在多数人眼中颇为高深的数学问题,并且长达五六年,这本已是件稀奇事儿。但倘若点击博主的个人介绍,你也许会更为惊讶:这个在现实生活中名叫顾森的小伙子居然是个文科生,只有23岁。研究数学对于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的他而言,似乎只是业余时间“打打酱油”。
实际上,顾森进入北大中文系纯属误打误撞。2006年,还在念高二的他代表重庆八中参加了第23届中国青少年信息学竞赛并拿到银牌,获得了保送北大的机会。
选专业时,招生老师傻了眼:他竟然是个文科生。为了专业对口,顾森被送入了中文系,学习应用语言学。
之所以在高中时选择学文科,是因为他对化学“很不认同”。高一分专业考试时,他的化学不及格,为了进实验班,只好学了文科。
而只要谈及和数学相关的问题,他总是会兴奋地提高语调,频繁地使用“美妙”、“神奇”、“好玩”、“太牛了”等字眼。
早在上小学之前,他就“被数学迷住了”。
小学一年级时,班上同学因为两位数的加减法而急得哭鼻子,而顾森已经可以熟练地运用自学来的速算术,这让他“很有成就感”。
“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感觉到,数学现象真是太美妙了”。忆起诸如此类的童年趣事,他一脸喜色。
这并非家长有意引导的结果。事实上,与大多数孩子的家长一样,顾森的父母也希望他尽可能地全面发展,也曾安排他“学这学那”。
但对于数学以外的东西,他总是打不起精神。
然而,尽管他早早地便展现出了在数学上的过人天赋,但这种天赋却并未完全体现在学习成绩上。“小时候特别粗心,经常被老师骂。”他至今懊恼一件事——小学六年间,从未得过一次“双百分”。
中考时,他数学考得“特别不好”。他认为自己学习数学从来都不是为了考试,“真要比考试,我未必比得过别人。”
改变他命运的是信息学竞赛。尽管入门较晚,但由于出众的数学思维和扎实的计算机基础得到了完美的结合,他的水平突飞猛进,只学了一年便轻松拿下全国银牌,保送北大。
由于保送在高二暑假时就已确定,高三整整一年的时间,顾森都没有去学校。而这一年,也被他视作收获最大的一年。他几乎自学了大学数学的全部内容。
也就是在那一年,他开始写那个叫做“matrix67”的数学博客。
来到北大中文系后,顾森强烈地感觉到自己和周围的“文艺青年”格格不入。在“文艺青年”同学的眼里,他当然是个另类。
对于《古今数学思想》、《微观经济学》、《科学通史》等通识课程,他赞不绝口。但本专业必修的文学类课程,他头痛不已,大多是勉强及格。
大二暑假里的一个偶然事件改变了他大学的后半段。他找教室自习,却误入了一个奥数培训机构的宣讲会,就此成了一名奥数讲师。
而与此同时,有出版社专门找上门来,希望他能把博客中的内容整理出版。带奥数班、筹备出书、“课程太傻”,在这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他决定休学一年。
刚刚休学后不久,由于出版方的一些原因,出书的事被取消了,他因此在社会上晃悠了几个月。但他却无须为生计发愁——带奥数班的收入不菲。
随后,他接到了果壳网的邀请,做一名编辑。构成这个组织的是一帮“科学青年”。曾有媒体如此形容他们的特点:“80后,科学青年;高智商,宅居动物;习惯用Google Reader获取信息,靠Gmail保持联系;对英文网络资源轻车熟路,善于表达与解决问题;死理性,还特文艺。”
他们的目标是,让科学像电影、音乐、文艺一样流行起来。
顾森当即决定入伙。“终于找到组织了。”
事实上,不是他找到了组织,而是组织找到了他。他的博客订阅量已经超过了一万,对于一个科学类博客而言,这一数字相当惊人。在网上,“matrix67”这个网名拥有相当多的粉丝,近乎是一个传奇。
尽管不满23岁就已经拥有一批崇拜者,但顾森却坦言自己的经历并不适合效仿。他一路躲过了中考、高考,从未因为考试的压力而被迫去做些什么。
虽然经历无法复制,但顾森的成长历程还是能给人一些启示:找到自己的兴趣,钻进去,坚持下来,最终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