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东南沿海一带普遍蔓延的用工荒,已成为影响当地经济平稳发展的一个难点问题,对此,驻外团组织没有袖手旁观。团江苏苏州市委组织部部长王卫一在采访中很自豪地告诉记者,在破解“用工荒”过程中,当地团组织与驻苏州团工委在务工青年引进来、留得住与提升发展机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服务传统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苏州高新区、工业园区的企业经常携手中西部省市驻苏州团工委,在中西部地区开展用工招聘会,让务工青年由过去走出去找工作,变成现在在家门口选工作,降低了他们找工作的时间与经济成本。
今年27岁的陈亚娟现在是苏州外资企业欧姆龙公司一名文员,月薪2000元。她来苏州工作之前,一直在老家的企业打工,月工资仅1200元。她说:“通过驻苏州团工委的引荐,自己少走了很多弯路。”
过去,外出务工青年被称为“候鸟”。企业老总最担心他们过年后不回来了。外出务工青年则认为工厂缺少文化,没有认同感,生活比较枯燥无味,工作缺乏成就感。为了不让务工青年变成“候鸟”,苏州部分企业与团市委、驻苏州团工委联合开展免费体检、外来务工青年游苏州园林、交友等活动,提高了务工青年对企业的归属感与融合度。正因为如此,苏州一家两万人的电子企业主动联系河南驻苏州团工委,希望建立团组织做好务工青年的工作。
团苏州市委还整合各驻苏州团工委和高新区、工业园区团组织的资源,设立就业援助中心、团员服务中心等,给务工青年提供关怀与帮助。网名叫“禧玛妹妹”的女务工青年李月平来自河南平顶山市,现为河南驻苏州团工委委员。在团苏州市委的支持下,她依托苏州市枫桥劳务职介一条街团员服务中心设在英格玛“蓝领”之家的分支机构,线上线下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培训、文化娱乐与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公益服务。近年来共举办各类活动90多次,服务团员青年1.68万人。
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驻外团组织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苏州市有关方面总结去年7月一起群体性事件说,驻苏州团工委在联系、稳定务工青年方面,发挥了很多传统体制、机制没有的优势,成为维护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桥梁与纽带。
江西驻浙江团工委书记龚宏说:“让务工青年走得顺心、安心是破解企业员工提前‘返乡潮’的牛鼻子。”江西驻浙江团工委成立之初就利用组织网络与资源,免费开展订票、包车返乡活动。浙江几百家企业赣籍务工青年在两个月以前就知道春节回家在哪里等车、坐什么车,工作起来十分安心。不少企业老总感激地说:“要是没有这项活动,员工归心似箭,提前好几个月就回家过年了。”
杭州市下城区每年寒暑假都会出现大量进城看望务工父母的“小候鸟”,学习与作业没有人看管。江苏灌南县驻下城区团工委就与当地团委、教育局沟通,组建了一支由40名青年教师组成的帮扶学习志愿者队伍,他们根据年级、学科不同,通过各种方式给这些孩子提供作业辅导,让务工青年安心工作。
其他驻外团工委也将这方面工作列入了经常性工作项目。如,河南驻上海团工委在2010年“六一”期间,组织开展“迎六一,游世博”关爱务工青年子女活动,为务工青年子女免费发放学习用具,并邀请他们免费参观世博展览,给务工青年家庭送去了关怀和温暖。江西驻福建团工委联合江西省有关部门,于2010年中秋节前夕在厦门为务工青年举办以“塑造良好的阳光心态”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帮助务工青年以良好的心态融入当地的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