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睡眠科学及产品博览会在杭州举行,展出了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等50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睡眠产品,其中一款利用液压平衡系统调节脊椎睡眠曲线的床售价48万元。
胡冠华摄(资料图片)
枕头、床垫、被子、睡眠眼罩、电子睡眠仪……为了睡上一个好觉,北京的樊君(化名),已记不清买过多少声称具有安神助眠效果的产品了。由于工作原因,樊君经常要熬夜,可久而久之,即使不需要熬夜,夜里他也睡不着了。
患上轻微的失眠后,樊君就格外关注睡眠产品。网上那些治疗失眠的“偏方”,只要不是太离谱儿,他都会尝试。逛商场时,看到能提高睡眠质量的商品,他基本都会购买。虽然效果有限,但他表示自己仍会继续尝试。“毕竟睡觉是一件大事,付出再多代价都值得。”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中度过,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身心健康。但随着现代人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睡眠问题也已成为普遍问题。《文汇报》报道称,中国睡眠研究会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的失眠发生率已达38.2%,其中老年人的失眠发生率高达60%。考虑到庞大的人口基数,我国实际上已成为全世界失眠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
今年3月,《小康》杂志社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在我国东中西部14个城市进行的“中国职场人士睡眠健康调查”显示,83.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存在入睡困难、睡不踏实、多梦等“睡眠亚健康”症状。
对此,研究睡眠问题的专家农加亮曾表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我国都是名副其实的‘睡眠问题大国’。”
数量庞大的睡眠问题人群带来的是巨大的睡眠产业市场。根据《2011中国改善睡眠市场研究预测报告》,我国目前睡眠产业的市场规模已达1200亿元,并且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
以床垫行业为例,2003年,我国软床垫的年产量约为1250万张;2004年,产量约为1500万张;到了2005年,生产能力已达2000多万张,年生产能力在20万张以上的企业已达20余家。
睡眠市场的覆盖范围也非常广。除了传统的安眠药、睡眠仪器、床上用品等行业,像家电等乍看上去和睡眠没多大关系的行业,也都开始大打健康睡眠牌,纷纷推出号称能促进睡眠的产品。
然而,巨大的市场也蕴藏着问题。中国消费者协会2010年第一季度消费者投诉数据显示,当期保健用品的投诉量同比增加了42.1%,处于投诉增幅前列。在对保健用品的所有投诉中,和“睡眠系统”相关的投诉竟然占到了90%以上。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质量问题。当前我国许多与睡眠相关的产品都缺乏相应的质量标准,许多质量低劣的产品充斥其间。根据中华纺织网等媒体报道,某品牌售价1万多元的“睡眠系统”被子,被芯材料竟然只是几十块钱的腈纶、涤纶。有关部门甚至在一些睡眠产品中发现了“黑心棉”的身影。
此外,部分商家只注重概念炒作,虚假宣传,也是当下睡眠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网上浏览不难发现,很多电子睡眠仪都打出了“15分钟自然入睡”、“告别失眠、抑郁、焦虑”等广告语。但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秘书长张斌和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潘集阳都曾表示,尚无权威依据证明电子睡眠仪的作用。
200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曝光的医疗器械违法广告中,就包括当时知名的电子睡眠仪——紫环牌电子睡眠仪,其突出问题就是擅自篡改审批内容和未经审批擅自发布广告。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黄合水教授认为,商家以解决睡眠问题为诉求点,的确能牢牢地抓住顾客。但目前还没有权威部门可以认证,哪些睡眠产品能达到良好的助眠效果,夸大其词的宣传最终也将伤害整个行业。
睡眠产品商家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宣传炒作上,对研发关注不够,也导致了我国睡眠产业的整体技术附加值较低,竞争力不够。以床垫行业为例,金可儿公司市场部经理高鹏曾指出,国际大品牌床垫企业都将主要精力放在研发、保护新技术和新产品上,而国内大部分床垫企业目前仍处于仿造阶段。
对于国内众多的睡眠产品企业而言,巨大的睡眠市场蕴含着无尽机遇。但如果企业不下工夫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抢占市场制高点,那么再大的市场、再多的机遇也难以将我国打造成真正的睡眠产业强国。政府及行业协会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不但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决定中国人能不能睡好觉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