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4月29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媒体“受欺负”,香港市民不答应

彭健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4月29日   02 版)

    香港铁路有限公司怎么也不会想到,一封发给媒体的信给自己招来了大麻烦。近日,港铁广告代理公司OMD向香港多家报社广告部门发出一封英文信件,声称代表港铁,要强化OMD在报刊中刊登广告的指引。为此,OMD为媒体圈定了众多“报道禁区”,并声称倘若媒体犯禁,“将会采取行动,保留在报社预订刊登的广告版面或重新安排该广告的权利,最严重的后果甚至是取消广告。”

    港铁此举曝光后,立即遭致香港各界的猛烈抨击。有社会团体自发到港铁总部抗议,要求作为港铁大股东的港府立即制止错误,并谴责港铁以抽广告的手段恐吓媒体,践踏新闻自由,认为港铁置公众利益及民众知情权于不顾。香港新闻行政人员协会也表示,对该事件极度遗憾,要求港铁彻查事件,并公开作出交代,确保维护及尊重新闻自由。

    单纯从市场角度出发,港铁同媒体之间无非是甲方乙方的关系,港铁有权选择是否投放广告和投放多少广告。但香港社会对企业与媒体关系的解读,显然不是甲方乙方这么简单。

    企业固然有自由投放广告的权利,但如果以资本为要挟对媒体采编横加干涉,则势必影响到新闻信息的客观公正,伤及新闻自由。广告是媒体的生命线,面对强势资本,媒体要恪守公正客观压力重重。这个时候,来自社会力量的支撑就显得尤为关键。

    港铁一“发威”,香港市民首先不答应。香港一些社会团体自发到港铁总部抗议,表明了香港市民强烈的公民意识。表达自由与公民知情权息息相关,因此媒体“受欺负”,公民就不能袖手旁观。正如香港新闻行政人员协会所称,“采编独立自主是香港社会的重要基石”。假如这块基石坍塌,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香港市民的这次“护媒行动”也得到了港府的支持。尽管港铁最大股东是港府,但港府消息人士透露,即使刊登广告效果会因媒体报道影响而被抵销,广告及新闻报道绝对不能混为一谈,港府向来尊重新闻自由,有关立场一直没有任何改变。而在此之前,香港特首曾荫权也曾公开表态,“为政者埋怨传媒,就好像水手埋怨大海。”

    这种支持表明在维护新闻自由方面,香港政府和民间已有共识。也因为有这种共识存在,当新闻自由遭受威胁时,香港各界立即奋起反击,行动起来也底气十足。

    在社会压力下,港铁在其网站醒目位置发布标题为“港铁尊重新闻自由”的公开信,向公众及传媒公开致歉。信中强调,港铁公司一直尊重新闻自由,从来没有企图干预新闻自由的意图。以一封傲气十足的“威胁信”始,以一封坦陈错误的道歉信终,在这次资本同新闻自由的较量中,后者完胜。

    尽管如此,在资本和权力夹缝中求生的媒体窘境依然展露无余。假如社会在对待表达自由方面没有共识,假如媒体得不到来自政府和民众的支撑,其境遇又将如何?它们是否还能保证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公众是否还能透过新闻看到一个客观真实的世界?

媒体“受欺负”,香港市民不答应
谁来接过“赤脚医生”的棒
方舟子打假打出了黑色幽默
老有所养,全社会之幸
个税起征点讨论切忌“就事论事”
美国的盟友们想围堵中国
“太原规划局窝案”是调控困局样本
涨电价,就能解决电荒?
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