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大名鼎鼎的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也有为难的时候,而且对象是两页发黄的纸片。
纸片上密密麻麻地写着31行字,包括字母、数字、圈圈和括号等。1999年,黑人男子麦考密克的尸体被发现在密苏里州的一片玉米田间。几经调查,警方找不到任何线索,除了被害人口袋里手写的两页纸。
12年过去了,警方依然无法破译其中的秘密。“这密码独一无二。”FBI密码破译组的主任奥尔森表示,“我们被击败了。”
不得已,这家以破获疑案著称的机构向公众寻求帮助。3月29日,FBI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这份“死亡密码”。奥尔森表示,经过研究,这些纸片并非胡扯的废纸,上面的字符也有重复出现的特征。
这份悬赏虽然没有酬劳,却吸引了全球的侦探迷。据说,在短短的10天内,FBI就收到了2300多份建议。其中不少猜测麦考密克采用了替代和移位的方法加密信息。据麦考的母亲透露,他从小爱用暗语做笔记。
这也是密码学最为古典的加密技巧。前者是指系统地将一组字母换成其他字母或者符号,后者是指将字母顺序重新排列。密码加密,也正是将普通信息转换成难以理解的资料的过程。
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信息时代,密码学都是关乎信息安全的核心。1919年,有着“密码之父”称呼的美国人雅德利,创办了美国第一个密码破译的官方机构——黑室。
1938年,他更是在重庆建起了“中国黑室”,支持抗日战争。他破译了汪精卫安插在重庆的耳目“独臂大盗”的密码,揪出了这个在日军轰炸重庆期间的内奸,用的就是“变换字母表法”。——还记得电影《风声》中的莫尔斯电码吗?它们基于同样原理,也是FBI提供给发烧友以参考的“死亡密码”破译方法。
一般来说,FBI会在几个小时内破译密码。和《犯罪现场调查》等电视剧中的画面差不多,一块普通的白板就是重要的破译工具。奥尔森和他的团队使用白板仔细研究密码的每一个细节,研究看似杂乱中的模式和逻辑。这位专家表示在工作中他们很少使用电脑,“密码是由人类创造出来,他们最终还是靠人类去破解”。
这些密码涉及谋杀、毒品交易、非法赌博和贩卖人口之间的秘密联系。2004年,被控谋杀11岁女孩的嫌疑犯史密斯从狱中发出家书。经FBI破解,原来这封温情家书中密藏暗语,告知兄弟掩藏证据,处理尸体,“破译后即刻销毁,闭紧你的嘴”。后来,这封密信成为呈堂证供,史密斯被判处死刑。
但也有许多挑战。在密码破译组的办公室有块公告栏,上面记录了至今没有结案的“十大密码悬案”。其中高居榜首的是一份来自半个世纪前的密码。密码由一位自称“黄道十二宫杀手”的连环杀手制作。在上世纪70年代末,他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连续杀害了至少5人。
这位连环杀手每次作案后,都会给媒体邮寄一封信件。除了声明为凶案负责,信中还包含408个字符密码,说是这些加密的文字中有他的具体身份。杀手要求这些信件印在报纸的头版上,否则他会在“每个周末的夜晚徘徊在原地继续杀人,直到杀够12个为止”。
据说,这些信件中包含了四道密码,目前仍有三道密码未被解开。至今,凶手依然“逍遥法外”,这场惨案也没有了结。最新消息是,一个人在整理继父的遗物时,发现了许多与此案相关的线索。但他的继父已于2006年去世,FBI也没有公布任何结果。
不知道麦考密克案件是否会有同样的命运。如今,这份死亡密码在FBI的悬案榜单上位于第三名的位置。奥尔森希望在公众的帮助下,这一悬案能够早日破案。
但12年前的那天,在这个41岁的男人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可能永远是个谜。正如美国中央情报局前任密码中心主任沙伊特所说,“即使有人能最终破解了,也并不意味着这就是终极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