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5月06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大学生村官不妨更“村”一些

沈开开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5月06日   08 版)

    前不久见到老家农村亲戚,他说起村里来了个大学生村官,毕业于南京某高校,20多岁。“神秘得很”,“进村”将近一年了,亲戚全家及周边几户人家的村民都从没见着过他,“不懂来做啥的”,真可谓村官不“村”。

    这在农村并非个例。把大学生村官借调到乡镇工作,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这些大学生对乡镇工作的熟悉程度,但追求这种短期效应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借用大学生村官当“镇官”将直接导致其丧失最宝贵的成长基础——人民群众。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只有真正深入农村,深入一线,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才能真正了解国情民情,才能真正锻炼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才能真正树立起群众观。这些体会靠坐在办公桌前苦思冥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乡镇长期借调大学生村官,国家花大力气选拔的青年人才得不到有效锻炼和培养,国家的大学生村官政策得不到落实和贯彻,这将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公信力。如果将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做成走马观花似的过场游戏,影响的不仅仅是勇挑农村建设重担的大学生本人,还有更多在农村一线工作、渴望人才的农村干部和广大村民。

    保障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落实,不仅仅是上级文件的事,更多的是需要地方用心对待,让大学生村官更“村”一些,不仅是对国家的政策负责,更是对进入到“大学生村官”这个队伍的年轻人负责。

沈开开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5月06日 08 版

如何加快大学生村官成长
大学生村官不妨更“村”一些
扬州大学成立大学生村官联盟
云南宾川建立“激励式”考核机制
唐双帮通过为留守幼儿设立的“亲情视频”
让孩子们向远在全国各地打工的父母问好
“90后”对话九十年讲坛举办
青春的旗帜在飞扬
“一门式”服务助青年投身创业大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