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守虹今安在?
他是中国石化西南油气田川气采气厂的一名员工。“5·12”地震发生时,他眼看着女儿小云露所在学校的教学楼倒塌,却跑向了与学校截然相反的方向——配气站,及时关闭了站场的阀门。在小云露腿被严重压伤、妻子送她去医院的关键时刻,他仍坚守井场。这个人就是魏守虹。三年过去,魏守虹一家三口还好吗?
魏守虹理了个板寸头,穿了件竖条纹西装,笑咪咪的,本来就小的眼睛更看不到了。“这是你哥哥吧?”大家和走在爸爸身边的小云露开玩笑。“我觉得我爸这个造型很像孙红雷,特帅。”小云露笑着说。
之前开一辆小奥拓,2010年8月,魏守虹存够了钱,换了一台大众车。“因为要常带云露去成都去检查,跑高速安全系数高些,并且车子宽敞,云露的腿也能伸开了”。
魏守虹所在的配气站也不是原来的站了。连排的白房子,房前有遮雨棚,绿树、青枝,在这个五月显得格外清新。由于什邡市洛水镇配气站所在的土地被恢复重建指挥部征用,2010年,单位在山下建一个新的更大的配气站,还盖起几间宿舍。现在,魏守虹和妻子,还有一名2010年毕业的大学生一起工作在配气站。
小云露也度过了最初的悲伤期,不再闹着“站不起来,一辈子没希望”。2009年10月,她在广州给左腿装上了假肢。两个月后,小云露还被邀请去香港参加钢琴表演,在坐满三层观众的剧院里,她连弹了《蓉城春上》和《阿坝夜会》两首钢琴曲,还和“星爷”一起合影。
现在小云露住校,面临中考,熄灯后和宿舍的孩子一样,她也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做作业。“我的愿望是能考上德阳外国语学校咯。等学习不忙了,我还要练琴,考钢琴十级”。
救灾是英雄,工作是先锋
地震发生时,杨炳祥正在新915井进行安全检查。当时他是中国石化西南油气田新场公司安全科长。14时35分,他火速赶到德新配气总站协助指挥关井;然后奔赴所管理的各个钻井井场,安排停钻,撤离人员。
17时16分,新场公司所属的245口气井全部关闭,产量陡减近200万方,迅速化解了突发性灾难带来的巨大安全危机。
在指挥关井的同时,杨炳祥观察到新2井等须二气藏的深井为了防止水淹而未能关闭,40多万方气仍然源源不断输入公司管道,致使管网压力降不下去,时刻威胁到公司管网安全,他迅速向公司领导做出建议:选择蓬一气藏地层做为临时储气库,将高压管网与低压管网阀门联通,打开数口蓬一气井,将高压管网的天然气通过低压管网注入蓬一气藏地层,以确保重点井的生产不受损失以及高压管网的绝对安全,同时还回收储存了无法输送出去的天然气,避免了点火放喷的被动局面。此特殊工艺是一条在气井无法完全关闭,输气管网压力上升超限的危险状况下,安全回收通道和天然储气库,从而根本上解决紧急状态下的安全危机新路子。
震后第二年,杨炳祥调入川西采气厂担任安全环保副总监、产能建设项目部副经理,主要负责井控安全管理和钻井、完井工作的施工组织与监督管理。在他的带领下,2010年川西采气厂管理钻井48口,年累计进尺131977米。全年组织井控专项检查6次,查出隐患和问题136个,整改完成率100%。为该厂确保全年井控安全和钻井施工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评为西南石油局、分公司2010年度先进个人。
舍小家,为大家
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当日18时,接到求救信息后,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井下作业公司酸化压裂队火速成立了由64名职工组成的救援队,最先奔赴到什邡市洛水镇小学,经过舍生忘死地连续奋战,与当地群众一道救出了百余名学生。
压裂队车队司机廖彬在随救援队赶往洛水镇小学,车行路线正好经过他家,“我看到我的家倒了,我的妻子无助地坐在家门口的空地上,头好像破了。我拼命向她招手,她没看见我,车子一闪开过去了。”
酸化压裂队二分队队长曾伟的妻子临产期就在5月底,但当他在救灾现场时,“小家已经全不在脑子里了,每救出一个孩子,我们就像打了胜仗一样大喊,只有一个念头,能多救一个,就再多救一个孩子。”
“经过‘5·12’大地震,井下作业公司干部员工的身心得到洗礼,三年来,我们备加珍惜今天的生活和工作,整个队伍呈现出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面貌,在工作中发扬抗震救灾精神,从昔日的救灾英雄,转变成为今日的上产先锋。”井下作业公司经理张朝举说。
三年来,酸化压裂队成功运用了液氮泡沫压裂、水平井分段大型加砂压裂工艺技术、超高压加砂压裂工艺技术、大型酸化工艺技术、煤层气和页岩气加砂压裂改造技术、火山岩压裂工艺技术、连续油管解堵和钻磨工艺技术等共22项新工艺。特别是“川西致密碎屑岩气藏勘探及气田开发研究”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四川德阳沙新21—3H井场压裂现场,曾伟正坐在仪表车上指挥压裂:“倒换成试压井口,供液车供液,泵车起泵……”这口井最近经过压裂作业后,获得天然气日无阻流量20万立方米。
(奚震 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