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16日,全国百所高校学生四川地震灾区行北川分团分别来到擂鼓镇八一中学和北川中学,了解这两所灾后重建的学校。
面对现实的感恩
戎青是八一中学8年级14班的学生,之前在四川省绵阳市富乐实验中学上学时,只有保持在班级前20名,才有可能进入绵阳市最好的高中就读,由于名额的限制,他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然而转进有优惠政策的擂鼓镇八一中学后,由于学校拥有更多的升学名额和机会,他的学习压力减轻了许多。
刘波则是9年级的学生,灾后的几个月里,他一直住在临时安置灾民的板房里,是在济南军区的援助下,才得以入住现在的新房。即将毕业的他对记者说:“我现在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了。”学杂费全免,他是空着手来上学的,学校硬件设施的改善与广大军民对他们的关怀促成了他内心的觉醒——唯有努力学习,来日才能报恩。
山东大道、辽宁大道——校园内这一条条道路认真记录了每一个曾援助过八一中学的省份,就像一根根血管延伸开去,连接着每一个北川人的感恩之心。
而悬挂在走廊墙上的高考倒计时表,则时刻提醒着这所高中的孩子们,现实的压力从未消失,要将感恩落到实处,就要对自己的成绩和未来负责。
北川中学刘亚春校长介绍,对迎接高考的高中生来说,形式上的感恩活动大家已经有些麻木,甚至抵触,因为比起真刀真枪的高考,内容大于形式。
希望教育,梦想的肇始
北川中学每一个班级门外都有一面文化墙,学校为孩子们留下了释放情绪、汇聚希望的空白。孩子们在墙上写下忧虑,写下梦想,写下小情绪,写下大理想。这每一面文化墙,都是一张“创可贴”,墙上的每一句心声,都记录了学生们自我治疗的过程。一个个梦想便在伤口静静愈合的过程中悄悄绽放。
令人欣慰的是,注重“希望教育”的学校不止北川中学一家。
4月15日,笔者在八一中学看到,一位老师正在给十几名同学演示吹奏单簧管。他是由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到这里来的音乐教师李明星。在这个“外聘”老师看来,山区的孩子见识没那么广,很多东西都没见过,能让他们接触到新的东西,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更重要的是,他希望能借音乐的力量,驱散孩子们心中的阴霾,让孩子们找到生活的乐趣,看到生活的希望。
纪律教育融入校园
由于擂鼓镇中学的新校园是由济南军区筹资建立的,所以学校取了“八一中学”这个名字。
从选址到奠基,从援建到回访,学校里都没少过军人的身影,而军队铁一般的纪律教育,也自然而然地融入了八一中学的教育内容。
“虽然学校的食堂能够容纳2000人同时进餐,但是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就餐速度,避免拥挤,学校还是给同学们的饭卡编了号,要求同学们严格按照单双号就餐,而每一个食堂窗口排队的学生,始终不得超过16个。”教室里一名正在收拾课桌的同学这样告诉记者。
再如学校的机房现有十几台电脑,学生在上计算机课之外,若要使用电脑都要向主管老师预订。而考虑到网络对初中生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学校规定这些电脑都只能上学校的内网,这样既可以让同学们下载到丰富的学习资料,又防止了心智发展尚不成熟的初中生们受网络的误导,影响学业的情况发生。
而学校在震后显著的教学变化,更体现在应急教育方面。将生命放在第一位,是震后救援时的要求,也是防震演练的准则。
学校会定期组织师生进行火灾、地震等灾害的避难演习,这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同学们在震后家园中生存、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强烈的个人以及社会责任感。
南京师范大学 李恒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