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5月20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选调生一年后满票当选村支书

马宁:向盐碱地挑战的好村官

王培莲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5月20日   06 版)

    这阵子,马宁一直在镇里奔波:“我正在和镇里相关部门联系‘膜下滴灌’项目,水利局出建设材料,村民只需出工安装。上完这项目,每公顷粮食产量有望翻番,我得替村民们争取到这个好机会啊。”

    25岁的马宁是吉林省白城市目前最年轻的村党总支书记。2008年,马宁从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通过考试被吉林省委组织部选派到白城市通榆县边昭镇西战村做村书记助理。一年后,他以满票当选为西战村党总支书记。

    马宁是吉林省第一批招考的选调生。2010年首批125名选调生通过考核后可以留在市、县和乡镇机关工作,马宁是唯一一个选择留任农村的选调生。

    初来西战村

    来西战村之前,马宁就听说那里的风特别大,一年刮两次,一次刮半年。2008年9月初,马宁在西战村第一眼看到的是大片不长庄稼的盐碱地,家家户户住的都是土坯房,而这时的东北大地本该是庄稼繁茂的收获季节。“穷,荒凉”,马宁这样描述西战村给他的第一印象。

    西战村地处白城市通榆县边昭镇东部,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全村共840公顷土地,近八成是盐碱地,有村民1264人。2007年全村人均收入不到2800元。当地人大多靠种玉米、葵花等传统作物为生。“村民穷,思想意识也落后。很多村民一冬天就把全年的收成都花掉了。90%的村民种地靠贷款,70%的村民都有陈欠款。很多人都是走一步算一步,没有长远打算。”马宁回忆着。

    “来这穷地方干啥?大学不是白念了吗?”初来乍到,有些村民替马宁惋惜。可马宁却有自己的想法。“西战村作为省长党建联系点,有很大优势,但为什么这种优势迟迟不见效呢?我们也知道要坚决杜绝‘等、靠、要’思想,可上面的政策真正能落实到老百姓头上的又有多少?作为一名下村大学生,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得给自己定个目标……”初到西战村的马宁在日记里写道。

    2009年11月,马宁满票当选了村书记,去年6月又被全体村民推选为村委会主任,前任村支书也认可地投了马宁的票。马宁给自己的三年任期定了个目标:让村民们种地不再发愁、生病有钱看、生活更富足。

    想尽办法让村民增收

    西战村贫困的原因之一是农业种植结构单一、没有养殖业。如何调整种植结构和发展养殖业,是马宁在西战村一直琢磨的事。

    要改变多年来的种植结构,得先改变村民们的想法。马宁请周边村镇的种植养殖大户来给村民们讲课,还先后两次组织有意向的村民到周边村镇参观庭院经济、辣椒园区和奶牛养殖。“大家出去开眼界后,回来开始有想法了。”

    为了让村民们相信改变种植结构、发展养殖业这事儿靠谱,马宁在愿意尝试的村民家里设立了种植养殖示范基地。

    2009年,村民唐文生成为第一位尝试发展庭院经济的村民。从建棚、喷灌设备安装到瓜苗育种,马宁全过程帮助,并带唐文生到种香瓜经验丰富的邻村实地参观。一年下来,唐文生增收了近8000元。他评价马宁说,“小马刚来时,我不太看好他,认为刚毕业的小伙子能干啥。现在看来还是年轻人的观念新,干事有魄力。”

    养殖示范基地设在了村民唐义家,现在已经养了100只小尾寒羊,“小马书记帮我找技术专家,帮我贷到五万元钱,还帮我联系买家,让我没有后顾之忧。大家看到我收益不错,现在已经有好几家打算养小尾寒羊了。”

    通过查资料和实地考察,马宁发现自己河北老家种植的枸杞适宜在盐碱地生长。考虑到当地村民多年习惯种玉米和葵花,接受新事物较难,他决定自己先试种。2009年春节刚过,他从家乡背着1600棵枸杞回到西战村,移栽到村部前六亩空地上,还套种了西瓜。西瓜一共卖了2000多元钱。枸杞长得也不错,当年结了果。马宁的试验田吸引了村民们的目光。今年,全村40公顷枸杞种植园已在筹备中,前三年,每户村民可免费认领三亩地试种枸杞。

    马宁刚到西站村时,正赶上葵花子价格上涨,市场上美国杂交葵花子销售价格为每公斤9元多。但由于村民们的葵花种植不成规模、品种单一,村民手里的葵花子却怎么也卖不上价,都堆放在家里。马宁又琢磨开了:村民们种了多少年的葵花,怎么能卖出个好价钱呢?2009年末,在老村支书的帮助下,马宁带领西战村的九位村民成立了葵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初期主要进行葵花子销售,后期打算把葵花子深加工成炒货再外销。合作社成立一年,九位成员平均实现增收8000元。

    现在全村共成立专业合作社3个,新建蔬菜大棚21栋,种植经济作物200多公顷,牛羊存栏3500多只,村民人均收入由2007年的2800元提高到2010年的4950元。马宁希望三年内能让西战村人均收入达到6500元。

    和村民们打交道靠“心”

    西战村共有462户村民,马宁没事儿时就挨家串户地溜达,问长问短。用了小半年时间,谁家几口人,需要什么帮助,他都记在了心里。“每天早上出门时衣服和皮鞋都是干净的,等晚上下班回来经常是一身灰,皮鞋上也都是泥点。”妻子范丽娜说。

    两年多的村干部经历,马宁总结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在村子里很多问题的解决不是靠法律,而是要靠“心”。每次遇到来村委会反映问题的村民,马宁会先给他们倒杯水,带着平和的态度和村民聊。有时村民理解政策会断章取义,马宁不跟村民急,耐心解释。“村民们都是很热情和朴实的,只要你真心为他们办实事,解决问题,他们就会全心全意地相信你、支持你。”

    刚当上村里“一把手”时,马宁就遇到了件棘手的事儿。

    西战村地处全国防风林带,有防风固沙的任务。但部分村民在开荒过程中,占用了种植防风林的林地。有一户村民占用了村里4公顷林地,马宁提出要收地,那个村民不同意:“谁敢收,就跟谁没完!”有村干部劝马宁:“这地不好收,八成收不回来。”

    马宁没退缩,而是找村干部和其他老百姓了解该村民不肯把林地交出来的原因:最初村里种植防风林的时候,该村民带大家一起干活,还安排一些外地的工人在家里吃住。由于家里贫困,就想以村里当初没有支付他工钱和食宿费用为由,占用林地多种粮食贴补家用。

    村里正式发出收林地通知后,该村民连续三四天晚上跑到马宁家,一直坐到晚上十一二点,好听的,不好听的,能说的话全说了。马宁听着,没发脾气,而是许诺把当初工钱和食宿费用全部补给他,并承诺以后村里会多照顾他这样的贫困户。

    马宁除了利用闲暇上门去做他的思想工作外,还动员村里的老支书、该村民的亲戚朋友一起做他的工作。经过近半年的“拉锯战”,该村民终于心服口服地交出了多占的林地。

    马宁上任后,制定的第一个制度是《关于帮扶贫困家庭子女就学的若干意见》,针对贫困家庭、单亲子女,村内帮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同时规定,西战村的学生考上大学本科的,村内一次性奖励1500元。村里有五个孩子都失去了自己的父亲,分别由母亲和亲戚抚养。马宁每月拿出200元工资帮助了其中一位最贫困的女孩。

    马宁对那些穷人家的孩子很大方,可有些村委会干部却说马宁很“抠门”,因为自从他当了“一把手”,村干部开会连一盒烟都没给买过。

    每天早上6点多,马宁和妻子范丽娜会准时出门,他必须在6点45分之前,挤上从通榆县城发往边昭镇的首班客车,在边昭镇政府骑摩托车到村里。村委会有辆旧捷达车,当上村里“一把手”后,马宁可以开这辆车,但马宁只在从镇里到村里办事时才开。有时加班赶不上最末一班客车,他宁可打车回家,也不把车开回家,“公车就是公用”。“我一个月坐班车才花40元钱,要是开车,一个月那得多少油钱,村里本来就没钱。”

    两年间,马宁在西战村有了口碑,“我们不希望马书记走,他务实,为百姓办事一心一意,不为自己占便宜。” 村民这样评价马宁。

马宁:向盐碱地挑战的好村官
学学人家的创业经
大学生村官发明纳入农机购置补贴
大学生村官迁新居
建站救人义诊走访
“红十字老区博爱行”广安温情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