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骆沙)“受助方不接受,就不要坚持。要落落大方,既不‘疏远冷漠’,也不‘热情过度’。”5月14日,在向公众发放的《扶残助残礼仪简介》中,这句话作为扶残助残的“基本原则”写在了条款首位。
中国残联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近日在北京成立。当日,70位中国残联青联委员就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帮残、助残工作展开讨论。
“很多残疾人朋友并不渴望被怜悯,他们的内心异常坚强,也具备足够的生活能力。比如我的一位盲人同事,平时依靠盲人拐杖上下楼梯,比我走得还快。我的感受是,相较于同情,他们更期望得到平等的对待和尊重。”中国残联青联委员沈艳红说。
在中国残联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处处长李藜看来,对残疾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应该是“润物细无声式”的,应当体现在细节上:“以网站工作为例,我们可以在更多的网站上加载适合盲人使用的读屏软件,让他们有机会分享到更多信息资源。”
“其实我们可以从残疾人朋友身上学到很多,他们的坚强和自尊让人震撼。”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青联部副部长郭枫说。
中国残联直属机关团委书记闫洪丰表示,中国残联青年志愿服务队的成立,旨在培养青年的公民意识、奉献精神和服务能力,为盲聋哑儿童、重度残疾人群体等具有特殊困难的社会成员及贫困家庭提供志愿服务。“今后我们将继续着力培养残联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友爱,互助,团结,共进’,以平等尊重之态度扶残助残。”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