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5月26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专业抉择,如何走出两难境地?

刘学红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5月26日   T02 版)

    据报道,有人曾对某大学一个班的新生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在填写问卷的40名学生中,有28人的高考志愿不是自己做主,而是听从父母决定的结果,比例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70%。父母替孩子选择大学专业的出发点,是“什么专业容易就业就报什么专业”。一位同学说,我们的兴趣是什么家长不是很关心,家长说“兴趣不能当饭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道理谁都懂,但近几年,由于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步增大,以“好就业”为标杆的专业或职业选择模式有日趋蔓延之势。无论是学校里的就业指导老师,还是社会上的人生规划专家,大都持“先就业,后择业”,“先要养活自己,再求人生发展”的观点。苦口婆心地告诫学生“兴趣是上学或工作以后可以慢慢培养的”。甚至有人在媒体上疾呼“就业形势至关重要,成功的人生规划不能仅凭兴趣!”

    很多牺牲个人兴趣,以“就业”为标杆来选择大学专业的学生后来发现,对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培养兴趣不是一件容易事。北京新东方属下的一所高考复读学校,每年都会接收四五十名从高校退学选择复读的大一学生。校长说,这些退学的学生,大多数是对所学院系的专业严重缺乏兴趣。

    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那些无法培养专业兴趣的学生,转专业的路很窄,退学复读是一个无奈的选择;另外,出国留学也是一条改换门庭的途径,尽管留学费用高昂,仍不乏前赴后继者。

    不管是高考选择志愿,还是出国选择专业,再或学成后选择职业,都避不开“兴趣”和“就业”这两个标杆。两者一致皆大欢喜,但对鱼和熊掌不能兼顾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前不久,一位朋友和她的孩子也遇到了这个难题,母子俩争执不下,来找我咨询。我给他们讲了我上中学时物理老师出过的一道题:0℃的冰放在0℃的水里,是水结成冰,还是冰化成水?母子俩面面相觑,说不出答案。

    我解释说,答案不在冰,也不在水,而在于周围的温度。周围温度比0℃高,冰化成水,周围温度比0℃低,水结成冰。具体到孩子的专业选择也是这个道理,要跳出就事论事的怪圈。

    我对那位母亲说,如果你们家庭条件很不好,急需孩子找到工作以解除家庭负担,那就以“好就业”来选择专业,至于孩子的兴趣,如一些专家所说,可以在经济宽裕之后再作考虑;如果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好,不需要孩子尽快工作养家糊口,那就最好以孩子的兴趣为标杆选择专业。当然,这个兴趣必须是孩子的长久特质和特长,而不是漂移不定、朝三暮四。只要孩子学有所长,有真本事,不怕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从心理学原理上来说,一个人只有在从事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工作的时候,才会迸发更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才能真正体验到人生的幸福和快乐。就业是生存的手段,快乐才是生命的本质。

专业抉择,如何走出两难境地?
非名校王牌专业性价比超名校
在十二五规划中寻找就业金钥匙
东北财经大学
西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