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5月3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5月31日   05 版)

    101 毛陈冰

    102 王文忠

    103 王文珍

    104 王振治

    105 王景光

    101 毛陈冰

    毛陈冰,女,汉族,1987年1月生,中共党员,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设计部职员。

    QQ群里一则求助信息,让从未出过远门的20岁女孩,只身完成了此生第一次远征。她日夜兼程赶赴贵州山区,用自己240毫升的“熊猫血”(稀有血型),将黎平县山区病危产妇杨昌花从死亡线上救回。

    2007年,毛陈冰从稀有血型QQ群里得知,贵州省黎平县一名29岁的农村孕妇杨昌花,因宫外孕大出血,生命垂危,她的ABRH阴性血型非常稀有,整个贵州省血库都没有。拥有同样血型的她,毫不犹豫决定赴黔救人。瞒着家人和朋友,向同学借钱凑足路费,只身匆匆出发。30多个小时后,这个身高不到155cm、体重只有88斤的单薄女孩,一个人出现在黎平县人民医院门口,边进门边抬起右臂。这支手臂上流淌的ABRH阴性血型血源,是产妇杨昌花生存的希望。在毛陈冰的坚持下,院方勉强同意让她输100毫升,她却要求一次捐400毫升。输到240毫升时,她突然出现了昏厥,醒来后却仍要求继续抽血。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毛陈冰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在场者无不为之动容。患者脱离危险后,毛陈冰拒绝了患者家属的挽留和酬谢,匆匆赶回学校。那天是她妈妈的生日。“妈妈,我有个最大礼物送给你。我今天去救人了!”陈冰用微带疲倦的声音兴奋地告诉母亲。在完成献血救人之旅后,妈妈是毛陈冰唯一想告知的人。她说,自己身体里“熊猫血”是母亲遗传给她的。陈冰告诉母亲,她正试图“躲避”受助人的查访,她不想让别人知道她做了这件事情。 

    事后,黎平县委宣传部干事不忍将这份深烙人心的感动埋没于尘沙中,化名“毛丽”把整件事情的经过刊登在贵州的报刊上。很快,毛陈冰千里飞赴贵州山区献血救人的感人事迹传开后,越来越多的人被她的精神所感动。有的同学拿起手中的画笔自发创作漫画,在校园和社区展出,学生社团以此为蓝本编排了情景剧。在贵州,她的经历被传为美谈,受助妇女杨昌花和姐妹们专门创作了侗族大歌《美丽的心灵》,感激毛陈冰千里献血的救命之恩。

    毛陈冰荣获浙江省“三八”红旗手、浙江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102 王文忠

    王文忠,男,汉族,1962年4月生,中共党员,河北省枣强县芍药村党支部书记。

    王文忠在北京知名的外贸商业街雅宝路上拥有6家门店、经营着6个皮草品牌、固定资产超亿元,却于2007年毅然回到自己的家乡担任村支书。他把带领家乡父老过上好日子作为自己最大的事业,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自己最大的心愿,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爱国爱家、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

    “我回来不是为了当官,是想回报社会,为乡亲们做点事。”在第一次全体村民代表大会上,王文忠说的话掷地有声。自任职以来,他个人出资418万元对芍药村进行了街道硬化和环境绿化,兴建了学校、村民活动中心和医疗中心,彻底改变了村容村貌。“村容村貌的改观还不能从根本上摘掉乡亲们的穷帽子。只有群众富裕了,日子才能有奔头。要实现富民目标就要发展经济。”他熟练运用党在农村的各项富民政策,引导群众提高组织化程度,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先后带领群众创建了芍药村裘皮服装合作社、无公害蔬菜大棚合作社、林下生态养鸡合作社,并独创了“8+2”的脱贫致富模式:把入股的30户村民分成3个小组,10户人家结成一组,其中8户是既有钱又有劳力的家庭,2户是村里比较贫困的家庭,他们没钱但可以出力,入体力股,年底平均分红。让富户帮穷户,在致富道路上实现共同富裕。在王文忠的带领下,芍药村从过去当地有名的穷村、乱村、落后村,成为河北省的文明村,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不足1500元增加到了5000多元,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王文忠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正在北京医院输液的王文忠来不及办理出院手续就立即赶回村里,组织了一支由他任队长、15人组成的“芍药村抗震救灾青年突击队”,迅速赶往灾区一线,出资36万元购买灾区急需物资,个人交纳“特殊党费”10万元。2010年西南地区遭受严重旱灾,他四处联系给灾区捐款打井,给云南省云龙县团结彝族乡捐款10万元。玉树地震发生当天,他率领芍药村18名党员、带着30万元的物资奔赴灾区,奋战了八天八夜。20多年来,他为社会捐助的资金超过千万元。

    王文忠获得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

    103 王文珍

    王文珍,女,汉族,1962年12月生,中共党员,海军总医院护理部总护士长。

    对于王文珍来说,2009年10月27日终生难忘:在人民大会堂,她从胡锦涛主席手中接过 “南丁格尔”奖章——一名护士所能获得的最高褒奖。从事医护工作30多年来,王文珍被群众誉为“身边的‘提灯女神’”,她像南丁格尔那样,用心灯照亮了无数需要帮助的生命。

    一个小伙子得了艾滋病,绝望地跳楼自杀,生命垂危。因为恐惧,很多年轻护士不愿意承担护理工作。王文珍说:“不能对任何病人另眼相看,让我来!”抢救时,患者的呕吐物喷了王文珍一脸,她没一句怨言。术后,她为病人洗头洗脸、剪指甲、刮胡子,病人排便障碍,她就戴上手套为他掏大便……出院时,小伙子泣不成声:“您比我的亲姐姐还要亲!” 

    一名维族男青年重伤昏迷被送到医院。患者身无分文,无法联系到亲友。“病人躺在这里,我们必须管!”王文珍立即组织抢救,保住了患者的生命,并悉心照料、端水喂饭。两个月后,她动员大家为病人捐款补齐医药费,并亲手买好车票送他登上回家的火车,还把一张写着“注意事项”的字条从车窗递给男青年。

    一位农民工接受急救时身上没有带钱,王文珍垫付了医药费。病人出院时,她不但婉言拒绝患者还钱,还塞给对方400元,嘱咐他买点营养品。在王文珍看来,这样的事儿不算啥。多年来,她为患者垫付医疗费、为受灾群众等爱心捐助共6万余元。

    2003年年初非典肆虐。“不管有多么大的传染性,只要病人来了,我第一个值班!”王文珍奋战非典病房122天,护理发热病人3000多人,3次放弃轮休。她说:“除非我感染,否则决不离开。” 

    2008年,汶川发生大地震。王文珍再次冲上第一线。天气寒冷,王文珍嘱咐护士在给病人输液前,先用体温把液体焐热……她和战友们一起用床板、坐椅抬伤员,多次累得瘫坐在地。生死大救援期间,王文珍没洗一次脸,没刷一次牙,共参与救治伤员109名。“病人把生命交给我,我就要像对待亲人一样负责到底!”王文珍说这是她的职业操守和人生信条,终生不变。 

    104 王振治

    王振治,男,汉族,1962年7月生,中共党员,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民警。

    2008年9月,王振治和妻子不顾家庭困难,领养了4名被遗弃的儿童。他们最小的3岁,最大的9岁,都有先天严重残障。几年来,王振治夫妇当起了他们的父母,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教他们学会自理,供他们上学读书,给他们幼小的心灵以莫大慰藉,让他们感受到人间真情与温暖。

    孩子们到家的那天晚上,最小的孩子就发烧38.7度,王振治和妻子心急如焚,给他量体温、敷毛巾、擦酒精,照顾吃药,直到凌晨4点孩子体温正常才安心睡下。自此,他和妻子抚养这4个孩子的艰辛历程也开始了。

    2009年9月,妻子因长期的劳累,患上了甲状腺肿瘤住院手术。他请了假一边照顾妻子,一边照看孩子,买菜、做饭、收拾房子、洗衣服,给他们洗澡,一天4趟接送,晚上还要辅导孩子作业,做按摩等。20多天下来,整整掉了8斤。上大学的女儿得知妈妈的病情后哭着问王振治:“爸,妈身体不好,咱家也不富裕,还要照顾几位弟弟妹妹,你承受得住吗?”王振治的身体也不是铁打的,也有劳累的时候,但他决心不再“抛弃”4个孩子,让他们第二次成为孤儿!教他们学会生存本领,让他们得到与常人同样的快乐和幸福,成为王振治夫妇不离不弃的精神支撑。

    近4年,夫妇俩手把手教会了孩子们穿衣吃饭、独立行走和生活自理。孩子们的点滴进步,让夫妻俩在泪水和汗水中享受了亲情的温暖和成功的喜悦。王振治收养残障孤儿的善举带动更多人加入到奉献爱心、自觉助人的行列中来。冬天有人给孩子们送来棉衣,夏天有人送来凉鞋,还有人送来玩具和学习生活用品,向福利院咨询如何收养残障儿童和孤儿的人越来越多……王振治在向好心人表示感谢的同时,常说这样一句话:需要关爱的孩子还很多,只要大家都献出一点爱心,小爱就聚集成大爱,我们这个大家庭就会更加温暖。

    王振治被同事和身边群众亲切地称为“交警爸爸”和“感动哥”。2011年,他被评为西安市十大道德模范、第二届感动古城十大民警,荣获西安市公安系统“爱民为民”特别贡献奖。 

    105 王景光

    王景光,男,汉族,1987年12月生,江苏南京晓庄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人。

    2008年,王景光考入南京晓庄学院,作为一名西部贫困山区的孩子,他希望为家乡做一些实事。

    2009年、2010年暑假,他两次带领东部发达地区的老师和学生来到自己故乡宁夏固原市等地区开展支教和社会调研活动,促成南京晓庄学院加入宁夏盐池教育发展基金会(宁夏第一个服务教育、服务师生的基金会),与盐池县政府建立了南京晓庄学院盐池教学实践基地。

    为了帮助别人,他组织了义卖活动。在重阳节,他和自己的两名室友组织了孔明灯义卖活动,将赚来的钱捐献给了江苏海事学院一名患白血病的学生。

    圣诞节期间,他在学校进行了3天义卖,所得款项3100元全部捐给了宁夏固原市贺套村小学的贫困孩子们。

    为资助8名宁夏失学儿童,他曾在学校同时兼职3份临时工作:在校园书店卖书、做老师的助手、在图书馆整理书籍。他卖过菜,发过传单,做过广告公司的业务员、建筑工地安装工,在小饭店当过伙计。

    2010年,他在南京一家酒店作发货员,每天完成课业后,就匆匆吃几口晚饭赶到酒店上班,常常忙到次日凌晨一两点才回宿舍。他每个月都要捐出工资的大部分资助孩子上学,最多的时候要捐出1400元。王景光说:“学生不仅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掌握生存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能肩负起服务他人与社会的大责任。”

    王景光被评为感动宁夏2010年度人物、感动南京2010年度人物、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者和优秀大学生。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5月31日 05 版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