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军区司令部第五干休所,有一位名叫王辅一的82岁老人。从副军职岗位离休21年间,他坚持为将帅书写辉煌,传播党史军史。熟悉他的人说:“这位82岁老人身上,有着28岁青年人的朝气和活力!”
王辅一总说自己是个幸运儿:10岁时当上了抗日儿童团团长,怀里揣着陈云同志《怎样当一名共产党员》的小册子“开了窍”,不到13岁便入了党。
16岁那年,王辅一从400名同学中脱颖而出,当上了八路军山东滨海军分区的写作员。刻钢板,印战报,写标语,发宣传单,王辅一把手中的笔变成了他最好的武器。
从1946年7月调至山东野战军政治部,随新四军军长兼山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转战各地,到后来担任唐亮、鲍先志将军的秘书,长期在将帅身边工作的王辅一,是许多历史事件的见证人和亲历者。
上世纪80年代初,王辅一担任南京军区司令部百科编审室主任后,争分夺秒地抢救史实,开始了他为将帅书写传记、传播党史军史的征途。
1991年,河北少儿出版社为纪念在新中国成立前逝世的将领,准备出版一套“早陨的将星”丛书。出版社辗转找到了刚从军事科学院百科部副部长岗位上退下来的王辅一,请他撰写《罗炳辉的故事》一书。对罗炳辉生平故事如数家珍的王辅一愉快地答应了。他加班加点撰写,不到6个月便拿出了书稿。这套丛书后来获得中宣部颁发的1992年度精神文明产品“五个一工程”作品奖。
离休21年来,王辅一先后完成了陈毅、周子昆、许世友等22位将帅的传记、传略或专题业绩文章,出版了《项英传》等7本专著,发表了200多篇研究文章,共计1200万字。
为完成自定的“日写三千字”的任务,王辅一给自己订了严格的作息时间表,每天早上8点半准时进书房。而春夏时节,他常常凌晨四五点钟便起床工作。
王辅一身上有很多让今天的青年人难以理解的“执拗”:与他交谈时,说不上几句话,他便起身找出相关的资料来佐证;发现电视或报纸刊播的内容与史实不符,他会立即去信告知。
正是靠这种“执拗”,王辅一一次次用自己的笔影响着党史和军史——新四军军部成立时间是1937年12月25日,不是1938年1月6日;新四军江南首战地名是“韦岗”,不是“卫岗”等。他的这些研究成果,均被党史、军史学界所接受。
在撰写《韦国清传》时,为弄清韦国清在77年前任特科营长时为长征的红军渡河架桥的事,王辅一专程到江西于都、会昌两地,现场测量河道宽度,估算两桥间距离,分析当时寻找架桥材料的可能性,最终校正了几处以往资料中有偏差的数据和叙述。
从1981年起,王辅一对项英的研究30年来没有停顿,陆续为项英写出传略、传记和专题业绩文章,在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了《项英传》、《近看项英》两本书,还担任军科组织编辑的《项英军事文选》的编委和特邀编审,参与了这本近60万字文选编辑的全过程。
王辅一对军史、战史资料烂熟于胸,对军中人物、典故了如指掌,对各种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常常能脱口而出。可常年熬夜工作、写作,也使王辅一的视力大幅度下降,出现了白内障眼疾。但是,这并没有让王辅一的工作停滞下来。
德国作家塞谬尔·厄尔曼在《青春》中写道:“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态;青春不是粉面、红唇、柔膝,而是坚强的意志、恢弘的想象、炙热的恋情,青春是生命深泉的自在奔流。”从王辅一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青春永驻的革命者。他用近70年的言行告诉我们——什么是共产党人的信仰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