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下旬,新疆军区某边防干部训练大队把毕业考场搬进大漠戈壁、雪域高原,组织应届毕业学员穿越天山,首次赴某合同战术训练基地进行长达17昼夜、行程上千公里的野营综合演练。
“敌情通报……”第一天清晨8时26分,刚刚完成远程摩托化机动夜行军的学员们还没来得及休息,就迅速投入战斗。
经受电子干扰,遭“敌”炮火打击,又遇“染毒地带”。学员们没有想到,战斗来得这么快。
只见扮演蓝军的某合同战术训练基地官兵依托有利地势和猛烈的火力,想趁担任红军的演练营立足未稳之际将其一举击溃。
硝烟弥漫,枪炮齐鸣。演练一连连长、学员刘磊认真分析战场态势,沉着应对:保持无线电静默,各战斗小组就地疏散,戴防毒面具快速通过染毒区。
经过近一小时的对抗,红军采取多路袭扰、边打边撤的战术,诱骗蓝军至一处峡谷中机动作战,待“敌”拉长战线后,组织隐藏在“敌”后的预备队投入战斗,收紧包围圈,取得最后胜利。
这天中午,烈日下的戈壁荒滩就像着了火,地表温度达到53℃。
得知毕业学员要进行战术背景下的百里强行军,基地的同志好心提醒演练总指挥、大队长桑军谨慎考虑。
“打仗可不会挑日子。”桑大队长望了一眼全副武装的学员们,果断下达了出发命令。
一阵急行军后,眼前出现一片沙丘,脚踏上去就是一个深坑,行进速度慢了下来。突然,前方200米处传来密集枪声。“遇‘敌’小股兵力伏击!”只见学员们利用地形进行火力牵制,两个突击班在两翼迂回包围,突然杀出,歼灭了“敌军”。
行进5小时,完成4个课目的演示后,学员们步入天山深处,机动至海拔4280米的某达坂。陡峭的山路上冰雪未化,长途奔袭加上缺氧使大家体力严重透支。
突然,电台里传来学员队队长努尔焦急的声音:“天山一号,学员阿不都热西提缺氧休克!”
“部队继续前进,留一人看护,救护车马上到位!”桑大队长口气坚决,脚步却依然急促。翻过达坂最高处,山谷间聚起了乌云,骤雨夹着冰雹倾盆而下。
“遭‘敌’‘空袭’,卧倒!”队伍顷刻间扑倒在泥水里。“空袭”解除,又有两名学员缺氧晕倒。
导调组组长朱岑教员告诉笔者:“边防特殊的自然环境要求学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既要有‘打赢’的专业素质,又要有强健的体魄。”
凌晨,某合同战术演兵场上一片沉寂。突然,两枚红光信号弹划破长空,由学员组成的加强步兵连从三个方向对“敌”营地实施突袭。遇“敌”顽强抵抗后,突击班呼叫民兵炮兵分队聚集火力齐射。
一枚枚迫击炮弹呼啸而出,以摧枯拉朽之势落在“敌”营地。支援行动的陆航武装直升机破空而来,抛撒传单展开心理攻势,伺机实施空中精确打击。武装巡逻车动若旋风,直插纵深,强行锲入“敌”心脏,迫使残“敌”向西北方向山坳逃窜。早已潜伏多时的武警某中队就地发动阻击,由公安特警组成的封控清剿队对残“敌”进行围捕。
连绵雪峰之间,军校学员、现役部队、预备役官兵与公安武警同台砺兵,融为一体。
据该大队政委廖映江介绍,近年来,大队先后在天山南北的高海拔地域建立学员教学实习基地18个,确保每一名在校学员都经历野营综合演练、教学基地实习和边防一线代职等实践环节的锻炼和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