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德国多家主流媒体都刊登了这样一条新闻:来自中国的北京汽车集团在德国招兵买马。详细的内容是:5月21日至25日期间,北汽携旗下北汽股份、北汽研究总院、北汽新能源汽车、北京奔驰四家公司,在德国斯图加特、慕尼黑和亚琛举办了三场招聘会,吸引在德国有经验的华人工程师、高层管理人员、德国当地技术专家及留学生加入北汽。北汽股份人力资源部长高原告诉记者,本次招聘共吸引了来自汽车、机械、材料等领域340多名专业人才前来应聘,现场有140多人达成了意向,39名国际精英人才被邀请加入北汽。
然而,与成效显著的海外招聘相反,最近北汽集团却接连传出两个重磅新闻:北汽集团副总经理张欣和总经理汪大总先后离岗。在这个节骨眼上大张旗鼓举行海外人才招聘说明会,让北汽的人才战略显得耐人寻味。毕竟,汪大总和张欣称得上是北汽自主乘用车体系的功臣和草创者。从2008年到现在,在二人的主持下,北汽自主品牌的工作团队逐渐壮大并成型,北汽自主车型的生产研发等工作也逐步落实。这似乎暗示出北汽集团内部人才融合的艰难。
对于这些疑问,北汽集团代总经理、北汽股份总裁韩永贵坦诚地解释,汪大总调职是因为合同到期后,汪大总个人表示做专职总经理压力较大,愿意做专务总经理,负责国际并购和海外发展;张欣离职是因为个人更好的发展,这也是张欣作为职业经理人的正常选择。“前几天北京现代常务副总李烘炉已经通过北汽内部批准,近期将接替张欣的职位。正常的人员流动不会影响北汽自主品牌战略的发展。”
他表示,在北汽,人才战略被放到核心战略的高度备受重视。“在徐总办公室的墙上有两个大字:聚贤,充分体现出北汽求贤若渴的态度。”
在北汽工作40多年、主管干部和人才工作的北汽党委副书记吴淑文向记者列举说:“十一五”期间,北汽的人才工作已经呈现出“四化”的特征:即人才战略核心化、人才来源全球化、人才运营集团化、人才理念市场化。在人才来源上,“十一五”期间,北汽拥有160个有海外工作或留学经历的海归人才,已初步实现全球化。
她介绍,在人才运营上,北汽已经打通了集团下属不同企业间的人才流动壁垒,实现了人才集团化运营。早在研究总院成立之初,集团就从北京奔驰产品部抽调了几十名研发技术人员,组建了研究总院最初的研发队伍。100余位在北京奔驰、北京现代工作的骨干相继加入北汽集团和北汽股份,为自主品牌的发展注入力量。“在人才理念上,北汽提倡从市场中发现人才,以市场化眼光正常看待人才流动,合理范围的人才流动有利于企业的血液循环。”
按照北汽的发展规划,“十二五”末期,北汽集团的销售收入将从现在的2000亿元增长到4000亿元,其中管理和技术人员要达到员工总量的30%。按照计划,北汽首款投放市场的自主品牌轿车BC301将于今年下半年上市。未来5年,依托萨博技术的自主品牌乘用车将在九大平台上陆续推出20余款新车。北汽集团对人才需求将日益增加。
为此,北汽已经制定了“十二五”期间人才工作总体推进方案。计划到2015年,北汽在岗员工年平均人数将突破12万人,比2009年增长184%,其中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级技能人才总量将比2009年增长237%。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从2009年34%提高到50%。同时,北汽将突出工作重点,培养和引进数十名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熟悉现代企业运作的高端经营人才,上百名掌握复合尖端技术的研发设计领军人才,数千名精通生产、检测、维修等技艺的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