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6月0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顺德模式”能否复制

本报记者 赵涵漠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6月08日   09 版)

    当广东将在全省试点推广“顺德经验”的消息传出时,汕头市濠江区区委书记林广华意识到,“机遇来了”。

    这里距离顺德所在繁荣的珠三角逾400公里,它们的经济地位也相距甚远。根据2009年广东省区、市、县GDP排名,顺德区在全省排名第三位,GDP总值为1711.93亿元。濠江区的名字则要向下搜寻很久,排在第95位,GDP总值57.49亿元。

    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但在林广华看来,改革的需求却同样迫切。

    两年前,他从东莞调任至此,一来便听说这里的风格是“办一个项目最少需要260多天”。林广华毫不客气地指出:“我们不知道费了多少口水才把客商引过来,可是一到下面,人家就感觉没有信心。行政办事效率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只拦路虎了。”

    他觉得该动用一些手段“改变现状”,否则“这个地方没有希望”。恰在此时,一场“顺德风暴”刮起来了。

    2010年11月,广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广顺德经验在全省部分县(市、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从实际出发推广顺德区改革经验,深化县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并在全省25个县(市、区)进行推广,濠江区位列其中。

    “太给力了。”曾经参与设计顺德改革方案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不由得感叹。

    此后,顺德二字成了广东官员们嘴里的“高频词”。对于韶关市乳源县人事局局长钟焕光来说,从新闻上跟进顺德改革进展是他的日常工作。他手头有一份厚厚的关于顺德改革经验的调研报告,上面详细记录着顺德的改革思路、方案、机构设置表等。而报告上的一切,这位乳源改革的参与者都已经“烂熟于心”。

    去年9月,顺德成立了公共决策咨询委员会,聘请48名社会贤达为“政府智囊团”委员,重大公共政策要先听取委员意见。今年春天,类似的公共决策机构,也在乳源等试点县落地。

    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处处长刘光大受邀牵头为濠江区起草改革方案。他们根据顺德的大部制经验,将濠江政府部门由22个整合为14个,机关干部由126名减为107名,领导职数减掉17%,并力求在2011年底前将区权限范围内的行政审批、许可事项精简50%。

    “我们认为这是在体制上动刀的改革方案,可以治本。”林广华说。

    除了大部制改革本身,林广华也发现顺德经验另一个重要的部分在于“进行部门整合后,同时也有了决策自主权”。顺德改革成功地通过出台“人大常委会决定”的方式将改革“法定化”,从而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行政机构改革的回潮。

    这正是曾长期困扰改革者们的问题。一直亲历广东改革的刘光大调研后发现,一些部门在事权下放后,或长或短的时间里,又会以“不放心”为理由将事权收回,“因为政策条文是不稳定的,而改革这个事情本身也与地方领导人的个性有关。”

    “濠江改革方案吸收了顺德改革的许多成果,其中之一就是以法律的形式固化改革成果,避免了改革之后再打‘补丁’。”刘光大指出。

    他在改革方案中提出,要充分利用汕头经济特区的立法权,由市人大常委会出台汕头市与濠江区职责关系暂行条例或办法,以地方立法的形式明确市与区的责权划分和调整程序,并规定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调整事权范围或管理权限。这一想法得到了汕头市市委书记的支持。

    “这开创了中国政府间职责关系法定化的先河。”刘光大评价称。

    感受“顺德风暴”的不止濠江和乳源,也不止广东省的25个试点。顺德区委决策咨询和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允冠记得,自从顺德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后,天津、黑龙江、内蒙古、安徽、江浙等地纷纷组团来此“取经”,有时候一个星期要接待两三拨。就连新加坡官员在中国的培训班,也专程赴顺德考察,“他们很好奇,为什么顺德做得到”。

    回到顺德改革之初,竭力为中国提供一个“顺德样本”,本在视野以内。2009年8月,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曾在一次会议中指出,顺德机构改革代表县级城市,深圳则代表大城市,“如果搞成功了,将推动广东省下一步的改革,对全国都有意义”。

    顺德经验被广泛推广,但在叫好声中也存在警示声音。

    刘光大注意到,在学习顺德经验的试点中,“有的力度大一些,有的力度小一些”。一位地方官员则坦率地告诉记者:“有些地区只是进行了微调,不能把改革的帽子戴到他们头上去。”

    顺德当地官员在接待不少前来取经的考察团后也总结出,“我们这里的改革就像‘文艺片’,叫好不叫座。”

    李允冠记得,浙江一个沿海县的官员来考察后,明确表示了担忧,“部门变得这么少,会让管理社会和经济事务的质量下降”,“我们不会这样做”。

    佛山市党校副校长何劲和给出了这样的解读:“改革都是有个性的,不存在所谓的‘顺德模式’,不能硬搬部门设置,而是要看到大部制背后提高行政效率的动机,结合地区禀赋进行创新性地复制,这才是‘顺德风暴’的题中之义。”

    越来越多人都在期待这场来自“中国一线政府”的“风暴”能够刮得更远。“将顺德改革放在中国2800多个县域背景下,其意义就越发凸显。”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任剑涛充满希望地评价,“顺德改革经验可以被复制给这些县级行政单位。”

顺德试验问路中国
汪洋:要擦亮顺德这块牌子
改革好不好百姓来投票
“顺德模式”能否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