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6月09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突破大学毕业生就业瓶颈 力促人才价值实现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全方位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6月09日   05 版)

    今年初的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指出,今年乃至整个“十二五”期间,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今年全国将有660万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30万,预计“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将近700万人,总量压力有增无减,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剧。如此严峻形势之下,“两旺两难”的困局似乎仍无法有效破解:以IT、微电子、电子商务、数字媒体等行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人才缺口巨大、人力资本需求旺盛,但很多企业苦于“人才荒”,而众多手持各类文凭和证书的大学毕业生,渴求走出校门后获得理想的工作,却总徘徊在职场之外,难以实现顺利就业。

    其实,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还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仅仅为一种表象。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瓶颈在于:第一,大学毕业生不能够真正“学有所成”,知识、能力和素质无法达到企业用人标准。其次,目前就业环境下大学毕业生个人就业心态普遍不是很好。

    那么什么样的大学,通过怎样的大学教育能够解决以上两个问题,从而让毕业生拥有职业竞争力,成为受企业青睐的专业人才,从容地接过企业伸出的“橄榄枝”?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走访了位于国家示范性软件基地——大连软件园一所颇具IT专业特色的大学——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校企合作助力学生优质就业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一直是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人才培养特色。据学院教学部门负责人介绍,学院根据各专业的不同特点,面向就业市场需求,开设企业定制班,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目前,已为多个IT企业开设定制班,如“惠普班”、“东软班”、“阿尔派班”等。而部分专业的“顶岗实习”也使很多学生实现了高质量的就业:学生在校时就走进企业工作,成为企业的准员工,毕业后不仅直接就业,还可能因为在企业工作期间表现出色而获得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以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与北京东软慧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培养SAP人才为例:学院的信息技术与商务管理系(简称“信管系”)通过专业教学保证学生对SAP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借助合作企业提供的SAP演练系统对学生进行项目实训,而企业方则在该专业学生三年级课程结束时选拔其中的佼佼者到公司进行顶岗实习,通过一年的实战,使实习学生在成为公司正式员工之前,就具备一名专业SAP顾问应有的素质和能力,并接受公司企业文化的熏陶,顺利完成从实习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自双方开启这种人才培养合作以来,参加培训计划的信管系已毕业的三届学生均与北京东软慧聚公司顺利签订劳动合同,成为公司的一员。而第一届的8名毕业生,更是在经过一年的学习深造及顶岗实习两年的项目实施历练后,顺利成长为行业内独挡一面的合格顾问。

    张川是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信管系2008级毕业生,大三被外派到北京东软慧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目前在北京东软慧聚担任SAP应用顾问,他的大部分同事,很多都毕业于名校。张川说:“如果你希望在某个行业发展而现在校企合作又恰好有接触这个行业的机会,外派进入到这个公司提前实习,可以说你已经赢在起跑线上。学院的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使我能更早地接触到企业实际运作与社会环境,更早地积累本行业知识技能与经验。” 

    近几年,与信管系有此类人才培养合作的企业有数十家。“定制班和顶岗实习的关键是提高了学生的‘职商’——在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的前提下,学生可以更早接触企业文化,熟悉工作环境,培养职场技能,而这些正是企业最看重的用人标准。如果能让更多的企业提前参与到学生培养中,那学校就可以更好地按照企业需求来培养学生,而这样的毕业生会在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大连东软信息学院院长温涛说。

    职业辅导为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影响就业的因素,除了人才市场需求和学生自身存在的某些缺陷,最关键的往往是就业心态。让学生树立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也是学院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良好的就业心态,首先需要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充分的认知,这样才不会在求职时迷茫。”学院招生就业工作部部长司岩说,“学院的各个专业在新生入学时就特别安排专业引导课程和入学教育课程,学生因为在学习专业之初就明白专业的内容、将来对口工作的性质、职业素质的要求和行业的人才需求趋势,就会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有比较准确的判断,从而会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时,学院的专业课老师要向学生讲解为什么要学这门课,消除学生‘为了学而学’的现象,提升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教育学生要先明确职业目标,再有方向地进行学习,否则急于盲目就业,在不理想、不对口的岗位工作,很多学生会在短期内跳槽,这就降低了用人单位对学校的信赖感。学院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就业辅导工作,对学生从大一到大四进行全程就业指导,这一举措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对自身定位不清、目标不明,学习上无的放矢,大学四年一直在寻找自己的职业定位”的问题,让学生在大学学习中,伴随着专业知识的积累、实践能力的提高,逐渐明确自己发展的方向。而且部分专业实行一对一的就业指导,授课老师将就业的分析和专业课的讲授结合起来,帮助毕业生分析各种就业因素,调整就业心态,并通过短期技能培训等形式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据了解,学院还注重教师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能力,完善生涯规划课教师培训和就业指导课师资培训,让更多的老师可以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更专业更全面的指导,同时还通过先进的职业生涯规划系统促进在校生生涯规划能力提高和行动计划调整。

    就业创业双选择 学生可以创造更大价值

    “培养实用化、国际化、个性化的应用型IT人才”是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这样的目标,IT实训可谓重中之重。为此,学院在教学模式和制度上大胆创新。学院部分专业实施“3+1”实训教学,将大学四年进行划分,前三年是理论学习,最后一年通过综合项目实训,全面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这让学生在毕业前就拥有一年的“工作经验”。学院还实施“1321”教学模式和学分制管理,即一学年被安排成3个学期,2个学期是基于案例的理论教学,1个学期是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强调“精讲而多练”,实践教学强调“面向行业应用,进阶式实践教学”。

    学院一直在全方位、多层次、大投入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训方式上做出不懈努力。大学生创业中心(SOVO-Student Office&Venture Office)的建立,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践平台,营造仿真企业的实践教学环境,吸纳企业的实训资源,面向学生开展岗位实训和创业教育,成为学生模拟就业和创业的有效平台。在这里学生自己运营虚拟公司,扮演企业中的角色,模拟实际公司流程,瞄准企业及市场需求,完成真实的商业项目。由于项目和过程的真实性,拥有“CEO”、“CTO”、“CFO”等身份的学生在实践中较为深入地理解了公司运营、企业管理、团队协作、客户沟通……学生的创造能力、职业精神和个性潜质在此得到极大的释放。SOVO作为数字校园中的“学生公司”,不仅强化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锻炼了学生实践能力,还多方面积累了学生的公司运营管理等职场所需能力,从而打通了学生与就业、创业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SOVO目前已拥有与学院各专业密切相关的虚拟公司39家,正式员工1000人。运行9年来,学院实现了在SOVO中参加过实践的学生全部就业,其中专业对口就业率达60%以上,很多曾在SOVO公司中担任管理职位的学生毕业后即成为企业的管理人员,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SOVO实现了优质就业和顺利创业。

    在校期间曾创立“东软创世”(虚拟)公司,毕业后创办大连共鸣设计有限公司现任该公司总经理的王浩然是大连东软信息学院2005届计算机系毕业生。“我深感学院的培养让学生受益良多,学院比传统大学的教育更加开放,校园文化中企业的气息更浓郁,让在校生有一种创业的冲动。SOVO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历练机会,让学生接触到很多在社会上才能遇到的企业运作流程及实践经验,因此从校园走入社会就少了很多陌生感,比其他应届毕业生社会实践经验更丰富,了解的也更多。这些优势,让我有了通过创业实现个人价值的人生筹码。”王浩然在谈及自己的创业感悟中这样说。

    很多世界500强企业、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几乎每年都来大连东软信息学院选聘毕业生,还有不少知名企业通过学院的就业网络平台进行招聘。近几年,每年的用人企业层次和招聘人数都在持续提升。

    彼时,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成立之初就被外界誉为大连软件业人才的“黄埔军校”、“中国第一所笔记本大学”。目前,在学院“教育创造学生价值”的理念下,学院正在深入推进TOPCARES-CDIO教育教学改革。笔者了解到,作为东软信息学院人才培养的“最高关注”,TOPCARES-CDIO教育教学改革中明确了对于学生的技术知识与推理能力、开放式思维与创新、个人职业能力、沟通表达与团队工作、态度与习惯、责任感、价值观、应用创造学生价值等八个方面的培养,而这些正对应了社会和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期望。“我们要用TOPCARES-CDIO来改造我们的教学,改造我们的专业教育。我们的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创造学生的价值。”在谈及学院以TOPCARES-CDIO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时,温涛说,“创新和融合是大学得以持续发展的动力,我们希望通过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践行,培养学生更出众的专业能力、更完善的人格品行和更全面的综合素质,这些将使他们具备充足的信心和实力去投入事业,开创属于自己的成功,从而创造社会价值。”

    (李文秋)

部分高考作文题“浮云指数太高”?
高考作文不是选拔文学家
从高考作文想到创新人才培养
突破大学毕业生就业瓶颈 力促人才价值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