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6月09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数字青年风云榜

“手机可能致癌”话题风波再起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6月09日   12 版)

    几年后的今天,一段名为《手机爆玉米花》的视频仍然会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2008年该段视频突然在网上风行,几天内点击量突破百万。画面中,4部手机同时来电,在微波的作用下,围在中间的玉米粒立刻摇身一变,成了炸开的玉米花。

    近日,该段视频再度走红得归功于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份评估性报告。5月31日,世卫组织网站更新了一条信息:来自14个国家的31名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工作组得出结论——手机可能致癌。该工作组评估了暴露在射频电磁场环境中,人和动物等所受健康影响的大量过往研究资料,认为基于现有的有限数据,长期、高强度使用无线通信设备“可能导致”罹患脑癌。

    铅、咖啡、咸菜、汽车尾气等被归类为“可能致癌”物质的大家庭中,如今又添了一位新成员。据了解,电磁辐射可分为电离辐射(高射频)和非电离辐射(低射频)两种。前者带有致癌风险,如X射线;手机发射的则属于低频率的非电离辐射。很多专家认为,手机辐射能量波过弱,不会破坏化学键或令DNA受损,引发癌症。但在上述报告中还提及2004年完成的一项研究:连续10年平均每天30分钟使用手机,罹患神经胶质瘤几率可能增加40%。动物实验也曾经显示,手机辐射会导致兔子及其后代的DNA损伤。尽管有以上佐证,科学家仍谨慎地表示,目前还没有足够的研究得出使用无线通信设备与其他癌症之间有关联的结论。

    世卫组织的报告一出,立刻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消费者此刻最担心的是自己的爱机是否会对健康造成危害。美国环境研究小组随后给出了答案,他们的报告称苹果iPhone的辐射量处于一个平均值的水平,而辐射量最高的是摩托罗拉生产的两款手机,测试的辐射量几乎达到了美国通信委员会规定的上限。

    面对这份突如其来的报告,手机厂商不高兴。他们对此提出了质疑。诺基亚在一份声明中称,手机的射频场就是导致脑瘤的致癌物或潜在致癌物,证据并不充分。索尼爱立信也表示,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射频与癌症之间有直接的联系。国际无线联合会认为,目前的“可能致癌”分析并不意味着手机致癌,目前其数据研究的证据依然是有限的。

    对于手机可能带来的危害,中国政府早在2008年8月就实施了《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局部暴露限值》标准。该标准对手机辐射作出了明确规定,数据相当保守,确保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影响。据专业人士透露,市面上的绝大部分手机的辐射量都符合规定,但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山寨手机为追求大功率,往往会对此项标准置若罔闻。

    科学界与工业界的争论让消费者一时无所适从。从未雨绸缪的角度上讲,恐怕我们只能采取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尽量减少手机使用时间,尽可能用耳机接听电话,避免枕着手机睡觉。

    推荐理由:

    科技的发展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为我们解决问题的同时,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人类发明了电脑,因此产生的电子垃圾让我们越来越不省心;自从有了网络,地球连成了一个村落,欺诈与谎言也越来越轻易地迷离我们的双眼。

    手机辐射对人体是否有害的争论由来已久,至今未有定论。事实上,就在去年5月,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曾宣布一项历时10年,试图在手机与脑瘤之间寻求因果关系的研究,因方法和对象的偏差而以失败告终。手机可以爆玉米花?那地球真就成了一个“微波炉”。不过可以让公众放心的是,走红网络的《手机爆玉米花》视频最终被证实是,某蓝牙公司的一场独具匠心的恶作剧。

    (杨程)

面对《功夫熊猫2》 学习比抵制更重要
支付宝股权变更 源于监管绕行之争
搜索引擎如何满足个性化需求
“手机可能致癌”话题风波再起
日本无线展览会展出3D眼镜 可看360°全景影像
高德发布新版自主研发“数字地图”
遨游浏览器pad版发布
围脖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