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培华学院坐落于华夏文明的发祥地,风景秀丽的十三朝古都——西安。学校是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成立的西部首家民办本科普通高等学校,同时也是西部首家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民办高校。
培华历史可以追溯到1928年,由陕西女子职业教育促进会筹办、陕西省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西安第一平民女子职业学校。该校是受我国近代职业教育先驱、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职业教育思想的影响成立于1917年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在陕西仅有的一所分校,也是当时全国十大优秀职业学校之一。1935年由著名和平老人邵力子先生及夫人傅学文女士,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的夫人谢葆真女士,以及宋美龄女士等社会知名人士捐资再次建校于西安后宰门,将校名改为陕西培华女子初级染织科职业学校,并报请国家教育部门备案。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相继更名为陕西培华职业学校、培华财经学校(男女生兼收)、西安市财经学校。1956年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为支援东北建设将学校迁往吉林,更名为长春统计学校。1984年,由陕西省政协倡导,经陕西省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批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由我国著名教育家姜维之教授在恢复原培华女职的基础上创建西安培华女子大学(民办公助),当年纳入国家计划内统招,成为国内首家专门招收女性学生的、开展女性教育的普通高等院校。2003年升格为西部十二省(市区)首家民办本科院校(男女兼收),并更名为西安培华学院。
因材施教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运行方式。它不仅仅指课程与教学环节,而且包含受教育者的选拔准入、教育教学与管理、学绩考核与评价等。培华多年的实践教学证明,当前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应该遵循整体性原则,兼顾人才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
如何搞好大学的人才培养改革?关键是实践、实训、实习部分,是体现改革目标的重要部分,必须做实、做活。立足于经济体制的转轨及与其相应的社会转型,西安培华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和做法:一是重视素质教育;二是宽专业、厚基础、窄方向;三是课程综合化,即学科相互渗透与跨专业、跨学科选修。学院还开设适应各个专业需要的法律课程、英语课程和营销课程,从而确保多年来一次性就业率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在西安培华学院的校园里,活跃着在各个领域有特长、特技的学生。学院十分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一专多能的优秀人才,认真贯彻《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的精神,高度重视、支持师生的各类艺术活动,关心和支持艺术教育工作。在这种“百花齐放”的氛围中,大学生科技创新蔚然成风,学生每年在各类科技赛事中获奖百余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形成了“一院多品”格局,呈现普及化发展态势。
培华通过行动研究和虚心实践,探索出一条适合民办高校校情的改革思路,适应国家人才培养的要求,也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
让女子教育成为最光辉的社会事业
“为什么要发展女子教育?”姜维之先生生前说过:“30年代办女校,是为了给妇女提供就学、就业的机会。今天办女子学校,仍是这样。”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治校的丰富经验基础之上,姜维之先生经过深入思考,参考和借鉴国内外女子教育思想,提出并阐释了中国怎样培养适合国情的女子学校观点。姜维之先生是第一个真正把“女子”写成“好”字的人民教育家,他以广博的视野把握了近现代中西方女子教育思想之精华,又洞悉中国教育现状之弊,用具体的措施加以匡正,并以培华女子大学为载体,实现了他的教育理想,为“新培华”的女子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10年6月,西安培华学院在秉承和发扬优良女性教育办学传统的基础上,正式成立“西安培华学院女子学院”, 今年3月15日,女子学院首届开学典礼隆重举行,这标志着培华具有全新理念的女性特色教育正式起航。学校现在恢复女性教育,旨在推动中国女性职业素质教育,帮助女性创业致富,让她们成为内外兼修的魅力女性。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学校开设女性特色课程辅修班和女性素质提升培训项目,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模式;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力求适应社会对女性专业人才的需求,挖掘女性特长,发挥女性优势,体现女性教育特色。
培华人的红色情结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伟大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样,一所大学必须要有长期秉持的一种精神品质,在培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已成为每一位培华人的一种自觉行动。
培华人的红色情结源远流长,解释培华大力宣扬以红色文化为主的爱国主义精神,不得不去了解培华那段灿烂的历史。在上个世纪30年代培华创办之初,邵力子先生及夫人傅学文女士,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的夫人谢葆真女士等社会知名人士为培华捐资办学,为培华的创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没有他们就没有培华的今天。西安培华学院之所以高度重视红色文化教育,这和姜波理事长对红色文化的独特情结、对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视是密不可分的。从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始,到成立“红色文化研究会”,姜波理事长亲赴山西凭吊“中条山战役”中为国捐躯的陕籍烈士(因为抗战时期的培华学校收容并救治众多中条山战役的伤员)。他还带领培华师生参加杨虎城将军遇难60周年纪念会,并对“纪念西安解放60周年老战士足迹”系列铜像铸造给予特别支持。特别是对新生入学教育实施全面改革,把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红色文化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旨在加强新时期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使每一名培华学子都能够深入认识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激发爱国情感和报国志愿。
大爱无疆的培华精神与祖国共奋进
从西安第一平民女子职业学校到1984年西安培华女子大学成立再到西安培华学院,数不尽的荣誉见证了培华人一路走来的艰辛步伐。
西安培华学院理事长姜波说:“办教育本身就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培华人一直以来都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非常热心关注并致力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2006年至2008年培华为陕西省子长县贫困山区教育捐助12万元,2008年学校携手共青团陕西省委正式启动“希望工程—培华爱心计划”,向希望工程捐资255万元。为陕西省9个贫困乡镇和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捐助援建10所希望小学和为11个贫困乡村援建希望卫生室。汶川大地震后为来自灾区的培华学子设立100万元专项救助基金,救助那些在地震中家园严重受损的学子。2008年学校还划拨640万元作为济困助学基金。学校还先后组织为四川汶川、青海玉树、甘肃舟曲、陕西平利等受灾地区捐款,奉献爱心,为陕西省子洲县淮宁湾乡杜家湾中学、略阳县第二中学等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捐赠相当数量的液晶电脑和打印机等教学仪器、设备及资金。今年,学校向陕西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款100万元,用于资助青少年健康成长。近年来,学校为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款近千万元,为在校生减免学费累计逾5000万元。
陕西省政府研究室、省政府政务信息化办公室、华商报社、华商网联合推出“陕西改革开放30年大事推介评选活动”。其中,西安培华学院成为陕西民办教育领域唯一入围的高等院校。2010年7月,西安培华学院理事长姜波作为全国民办高校唯一代表出席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培育英才,振兴中华。作为中国民办教育的开拓者和领路人,培华经历了83年的沧桑历练,数不尽的荣誉见证了培华人一路走来的艰辛步伐。西安培华学院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着力加强素质教育,在艰难困苦中实现了每一次的超越,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平台。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培华人将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人民满意的民办大学为己任,肩负起培育新世纪新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一所具有培华特色的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并成为民办高等教育改革的典范。
(李健 柳雨)
联系方式
长安校区:西安市长安区培华南路
邮编:710125
高新校区:西安市高新区白沙路南段2号
邮编:710065
联系电话:029—85680000 85680001(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