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6月14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一座城市的海葬记忆

本报记者 邢婷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6月14日   03 版)

    36°00’~36°02’N,120°24’~120°26’E——这片蓝色的海域深藏着一座城市关于生命的记忆。

    1991年至今,20年间,这里见证了青岛的62次海葬仪式,5350位逝者魂归大海。

    对服务海葬多年的陈世坤和他的同事来说,这份记忆意味着终获认可的艰辛以及一次次温情的陌路送别。

    对手掬骨灰并亲自撒向大海的亲人来说,这份记忆意味着生命的尊严,甚至是目及大海即可感念与逝者同在的慰藉。

    至于这座向海而生的城市,由土葬而火葬而海葬,20年流变,从最初“借问身后欲何往”的争议,到更多市民选择以这种最质朴的生命回归方式诠释对海的特殊感情,一段生动的城市历史由此写就。

    一封信引发的破冰之举

    “建议我市采取这个方式,将亲人骨灰撒向大海……新事物开始总是难办的,但总要有个开头……”1991年5月24日,《青岛日报》刊登了一封读者来信。这位名为贾延祺的市民甚至在信中表示,如果青岛组织海葬,自己将第一批参加。

    鲜为人知的是,这封仅200余字的信直接促成了青岛殡葬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其实,青岛人对海葬并不陌生。早在1980年,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冤狱既平,亲属就将其骨灰撒在青岛海域;而在当地,民间的海葬活动早已有之。

    关于公开举办海葬的设想,这座城市的主政者已酝酿多时,却顾虑重重:是否会污染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市民能否从心理上真正接受?

    一位普通市民的呼吁引发当地媒体的大讨论。之前,1988年广州举办首次海葬,天津、杭州、上海等地相继举办。当地记者故而犀利发问:青岛地理位置直面大海,城市文明程度也不亚于一些已开展海葬的沿海城市,但为何此举至今无为?

    关于殡葬改革的话题,在青岛并非首次。早在上世纪60年代,青岛就开始推行以火葬为中心的殡葬改革,到1991年,火化率已达97%。“既然我们接受了火化处理遗体的方式,为什么不再向前迈一步呢?”媒体的发问令人深思。

    当年40岁的陈世坤,时任青岛市殡葬管理所办公室主任。在他的印象中,围绕是否举办、如何筹办的问题,当地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共召开了十几次会议,“非常关注,也非常谨慎”。

    1991年8月28日,青岛市殡葬管理所在报纸刊发《关于将骨灰撒向大海的公告》,即意味着这座城市正式迈出改变殡葬观的实际步伐。

    1991年10月31日,青岛首次公开海葬举行。低回的哀乐中,北海舰队“天目山号”登陆艇搭载着55位逝者骨灰及150余位亲属缓缓启航。遗憾的是,由于资料残缺,本报记者已无法证实最初写信的贾延祺是否同样怀抱亲人骨灰登船,但他的来信所起的作用,恐怕远远出乎其本人的意料。

    一位随船记者记下了生动的一幕:“大海扬波,舰舷轻摇,年轻夫妇丁建军、胡慧珍含着眼泪,把爷爷、奶奶的骨灰撒进波光粼粼的水面。小丁转身告诉记者:‘这是很好的殡葬方式。既为死者找到最后归宿,又为生者带来某种意义上的解脱’。”

    也正是从此刻起,陈世坤开始了他长达13年的海葬服务生涯。身为具体负责人,“神经高度紧张”的陈世坤需要操心的事务繁杂,从安排工作人员到为骨灰更换便于海水降解的纸盒。

    一个有趣的插曲是,海葬第二天,青岛市殡葬管理所意外接到有关部门的电话,对方工作人员质问,为何不办理《废弃物海洋倾倒许可证》,并要罚款。

    第一次听说海葬还要办理许可证的陈世坤懵了,单位虽以“公益事业”的理由“逃过”罚款,但还是被对方给予公开通报。此后,每次海葬,陈世坤都提前申请办证,和这名工作人员也成了好友。

    0.5%,这是当年青岛的海葬率。虽微不足道,却足以见证一座城市的破冰之举。

    这份温情负重前行

    接下来的1992年和1993年,海葬仪式被迫中断,陈世坤和同事们为此整整焦虑了两年。没人会料到,起因竟是找不到一条可以搭载逝者骨灰及家属的船只。

    因种种原因,“天目山号”不再适合使用,陈世坤只能另寻轮船。他已不记得两年间找过多少条合适的客轮,但对方一听说要搭载骨灰,无一例外用“晦气”这个词拒绝。 

    最终,陈世坤联系到了一条科考船,但又因船太大,靠不上码头,家属上船还需乘摆渡,极不安全,无奈只用了一两次。随后,海葬仪式租用过单位班船,租用过园林旅游公司的小客轮“青岛号”,直至现在租用了固定的私营客轮,而船主口中已不再有“晦气”的抱怨。

    令陈世坤和同事同样焦虑的,还有与海葬如影随形的各种争议:污染环境怎么办?骨灰撒海怎么能入土为安?有报名者甚至在最后一刻放弃。

    “骨灰火化时的温度高达800℃至1200℃,焚烧后并非有毒有害物质,而且,盛放骨灰的纸盒也是用可降解材料制成的。撒海通常会选择海水动力充足、冲入大海后不会回流的地点,因此,整个海葬过程不会污染水质。”青岛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处长郭可凰强调。

    20年间,陈世坤已记不清解释过多少次:海洋也是国土的一部分,因此海葬同样是入土为安。

    “或许有人听进去了。”20年来,青岛海葬人数一直缓慢增长,但陈世坤和同事在欣喜之余,也不乏遗憾。

    2003年,青岛市殡葬管理所迎来了成立以来为自己安排后事的第一人。一位七旬老妇人带着律师前来,要求为罹患癌症的自己办理死后骨灰海葬手续。负责接洽的工作人员王玉清大惊,一再确认时间,这位独居老妇人非常肯定地说:“不会让你们等太久的,到时我的律师会联系你们。”签完协议后,老人转身离去。

    一个不祥的念头让王玉清后怕:老人会不会想自杀?王玉清当即决定找到老人,挽救其生命。苦于老人没留下任何联系方式,王玉清只得辗转寻找,始终没有结果,老人仿佛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直到当年5月30日,王玉清得到了老人去世的消息。

    “海葬前,我们特意给她在外地的亲友去信,请他们参加老人的海葬仪式,直至最后一刻,都没有回音。老人走的时候,感受到的这个世界都是冰冷的……”

    无奈、伤心的感觉长久挥之不去,王玉清写下这样一段文字:“阿姨,您可曾知道,我们曾经寻找过您,我们多么想与您促膝谈心,多么想像晚辈一样去爱戴您。但找了您两次都没能见到您,机缘就这样错过。有时想想,也许您并不需要世人的打扰……”

    根据老人遗愿,所用鲜花一定是她最爱的郁金香。当时并非郁金香的花季,工作人员经过努力,最终找到了一束开得最美的郁金香。在鲜花陪伴下,陈世坤和同事代替老人亲属将其骨灰撒向大海。

    “一定要带着感情做事。”陈世坤不无感慨。多年来,海葬过程中,都是由陈世坤和同事为家属做全程广播,广播词是他们自己写的,内容关于当日天气、撒海海域、安全提醒等。

    “当我们把亲人的骨灰撒向大海的时候,大海将展开它博大的胸怀,把我们对亲人的怀念化成永恒……”舱外传来一阵阵低声啜泣,在哀乐声中念着念着,陈世坤和同事们常会低下头,默默擦拭不经意流出的泪水。

    海葬免费时代到来

    2010年10月23日,在青岛20年海葬史上是又一个值得书写的日子。这一年从10月1日起,青岛开始对常住户籍居民实行免费海葬,23日的海葬是免费后的首次活动。

    从最初每具骨灰收费280元,随着物价上升为500元,直至免费,市民的认可度逐年攀升。据目前负责海葬的青岛市殡葬管理所安放科科长王宏志介绍,免费之前,最多一次有205具骨灰被撒向大海,免费后的首次海葬,则有427具逝者骨灰被撒向大海。这个数字在最近一次海葬活动中,增加为923具,报名就达1147具骨灰。 

    在当前土地资源紧张、死人与活人“争地”的尴尬愈演愈烈的背景下,这一政策的出台更具现实意义。来自青岛市民政部门的统计,在青岛,一块公墓至少需3万元,由于国家不再审批新的经营性墓地,随着市场调节,这一费用会越来越高;如果将骨灰安放在殡仪馆,一年的保管费平均为80元;即使在农村,殡葬仪式的费用也需要6000~8000元。相比之下,海葬的经济性不言而喻。

    如果按照农村传统坟墓葬法计算,20年间,这座城市撒海的骨灰节省了大约近百亩土地。

    “遗憾的是,20年来,还没有一个农村户口逝者的家属报名参加。”在郭可凰看来,这与农村传统的殡葬观念不无关系。而目前2.6%的海葬率,与日本等国家60%~70%的比例相比仍较低,这意味着普及“厚养善葬”的新型丧葬观,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这座城市,涉及海葬的服务模式正在逐步完善。按照设想,一支专业的海葬服务队伍将成立。不久后,我们可以在这座城市看到专为海葬逝者而建的纪念碑、纪念墙、纪念堂,上面将刻有逝者的名字。

    “这些都是为了更好体现对生命的尊重。”郭可凰说。

居民状告哈药总厂污染致病 立案两年才开审
一座城市的海葬记忆
四成调查记者计划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