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自从2008年找到并下载这首红歌手机铃声后,王学广就再也没有更换过,凡是拨打他手机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位73岁老人对共产党的一份深情。
为了迎接建党90周年,海南省定安县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园长王学广实际上已足足准备了十年。2002年1月1日,从工会主席位子上退休后,王学广没有选择享清福,而是主动向自己服务的农场提出,要到建在农场里的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担任志愿讲解员。因此,他被聘为纪念园园长。
母瑞山在海南岛琼崖23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历程中举足轻重,是琼崖革命的摇篮。1928年冬,琼崖苏维埃政府主席王文明因反围剿受挫,率部转移到母瑞山,开辟革命根据地,第一次保存了革命火种。1932年7月,同样因反围剿受挫,琼崖革命武装和根据地创建人冯白驹带领党政军100多人,在母瑞山恶劣的环境下与敌周旋。他们在母瑞山革命根据地过着“野人”般的生活。在坚持了8个多月艰苦卓绝的斗争后,于1933年4月突围回到琼山县革命老区,最后仅剩下25名英雄,革命火种再次得到保存。
担任纪念园园长后,王学广对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仍有不少陌生之处。他开始琢磨如何让自己的讲解深入到观众心中。王学广先后跑遍母瑞山深处9个红军活动遗址,仔细地看,认真地记,把那些让他自己深受触动的细节均融入讲稿中。在纪念园访客较少的季节,王学广还深入到海南岛其他红军曾经活动过的黎村苗寨,采访老同志,寻找当年红军的事迹。为了适应不同的观众,王学广先后写出3个不同版本的讲稿,分别可以讲上1个小时、35分钟、25分钟。
5月底,从广东、广西等地来海南踏访革命足迹的10余名大学生来到纪念园,王学广仍用10年来始终如一的激情,讲述冯白驹当年在母瑞山带领革命队伍如何过着“野人”一般的生活。他拿出自己栽种在瓶子里的野菜向大学生们介绍:“这种野菜现在被叫作‘革命菜’,正是靠着一苗苗的野菜和战士们坚韧不拔的毅力,才第二次保住了琼崖革命的火种。”
有些学生偷偷抹起了眼泪——这样的场景王学广看到过无数次。10年来,听过他讲解革命历史的观众已达8.9万多人,王学广希望今年能实现10万人的目标。大学生领队罗昌爱说,听完王学广的讲解,真觉得他是一位“国家级的人才”。
距离7月1日越来越近,王学广也越来越忙。除了要接待越来越多的参观者,他和另外两个同事还要对纪念园重新布置整理。这几天,王学广已经用油漆将纪念园大门重新刷了一遍,还挂上了自制的横幅“弘扬母瑞山精神 践行科学发展观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两位革命前辈王文明和冯白驹的铜像也刚刚清洗整饰过。
这个周末,王学广将迎来一个200余人的大型参观团,他准备把讲解地点从仅能容纳100人的室内讲堂移到纪念园的果树林中,这样不仅凉快,讲解的声音不用扩音器也能传到每个听众的耳朵中。
王学广说,2011年7月1日对自己来说有两个大庆,一个是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庆,另一个是自己入党40周年大庆。自从担任纪念园园长和讲解员的第一天起,王学广就想着要在10年后的这一天,通过讲解让更多的人为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而感动。
本报海口6月16日电
本报记者 任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