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都江堰市的退休教师马楚清还记得,3年前的5月12日,自己趴在桥头栏杆上,写下了生平第一篇日记。纸和笔,是从附近太平街小学的废墟里捡来的。
“一声巨响,把我从睡梦中惊醒。大地震!我惊慌失措地抓起外套就往门外逃命,绊倒了。一大块震落的水泥块从楼上砸了下来,差点儿要了我的命……”
老马回忆,写日记这个念头,是在“5·12”大地震当晚萌生的。那天晚上,这位在都江堰工作、生活了40多年的老人,被安置在一个不足两平方米的棚子里。小小的空间里挤了12个人,外面的家园风雨飘摇,里面的马楚清惊魂未定。
“当时真的很茫然,把看到的这些事写下来,成了支撑我的一种动力。”从这一天起,他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一写,就写了3年,共计20余万字。
在这之前,这位教政治的老师从来没写过日记。
曾经,他喜欢下象棋,养了一只画眉鸟。地震的时候,他的画眉鸟不知飞到哪里去了,那之后,他再也没有养过鸟,也没再下过棋,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对地震和灾后重建的关注上。写日记成了马楚清在地震之后最大的爱好。
他的老伴儿在震后半个月,才发现老马有了这个新习惯。 “看了第一篇,想到当时那些事,眼泪马上就出来了。”回忆当时的情形,老伴的声音仍有些颤抖。
对马楚清来说,亲身经历这样重大的事件得以幸存,至少要把这次罕见的大灾难记下来,以供后半生回忆,“还可以流传给子孙,让他们知道地震是怎么回事”。
老马习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写日记,日记的内容包括自家的生活,还有身边的人们的生活。白天,他骑着一辆破车子到重灾区走访,回来把所见所闻都写在日记里。
儿子马军给他提了一个建议,既然要记下来关于地震的一切,就不能少了灾后重建的过程。就这样,马楚清的日记内容扩展到了灾后重建项目上,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自来水厂的修建,还有安居房的建设和分配。
第一次去建设中的水厂,他被门卫拦了下来,直到他拿出日记,门卫一看,这个退休教师真的是关心水厂的建设,竟然让他进去了!
“从来没有人看了之后拦过我。”老马不无骄傲地说。
马楚清可不是来走马观花地去工地上看看就算了,他仔细研究了建设使用的钢筋甚至水泥标号,回去以后查资料,“要看看建筑质量行不行,有问题的话就反映给监督机构”。
他还针对建材使用的品牌,以及工地的安全设施,提了几次建议,施工单位也都认真答复了他。老马对此“比较满意”。当天晚上,他开心地把这些写在了日记里。
水厂修好后,他又去观察整个净化和供水流程。“这个水厂太重要了,灾区人民终于能喝到干净水了!”他万分感慨。
在都江堰修建安居房时,马楚清也一次一次跑工地,研究水泥袋子,研究钢筋是不是用的螺纹钢,研究地基挖得如何。
起初,写地震日记的不只马楚清,还有他的几个同事。但有的两三个月就放弃了,最长的坚持了半年。只有马楚清一直写到了大地震3周年纪念日那一天。后来,同事们看到老马的12本日记,都说,“太佩服你了”。
他想把日记捐给博物馆,又有些舍不得。
他有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朋友偶然看到了日记,“很吃惊,这么真实地记录了四川地震后的事情,很真实。”他帮助马老师,把日记发到了网上。许多网友给马楚清留言说,“看了非常感动”。
不过,马楚清没想那么多,他只是想把自己经历的事情,原原本本记下来。“说实话,我本意并没有想通过记日记来达到什么目的,只是想给儿孙留点纪念。现在大家的关注超出了我的初衷。”
都江堰的灾后永久性安置房修好了,马楚清自己分到的是郊区的房子,住得挺远,但“环境清静,楼层不高,适合老人住”。
他买的新家具,都是按照地震前旧家具的样子买的,还有一幅两米长的画,是从老房子里“抢救”出来的,他亲手修补好,挂在了新居的墙上。
这位66岁的退休老师,最近当选了居住小区的支部书记。当然,他还在写日记,只不过这次写的,是普通的生活日记。
“比如今天你采访我,晚上回去我就要写在日记里。”马楚清笑着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实习生 张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