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7月0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踏歌行

那个《毕业生》不是我

陈娉舒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7月05日   12 版)

    又到毕业季。

    说起来,我的学生年代的最后一次毕业,在久远的上世纪90年代。

    那时,校园里摆摊卖课本卖参考书的,有,但是,没成大气候,没成高校一景;那时,没有“推特”,没有微博,没有开心网,没有人人网,没有眼下满世界刷屏的“微群同学会”和“晒晒我们的毕业照”。甚至,在当年,作为散漫成风的文科生,一张全班悉数到齐的毕业大合影都没留,就别指望我们会去租借学士袍学士帽,披袍扔帽做欢呼状了。

    这样粗略地划拉了一下,自己倒先吃了一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每一个念书阶段,到底是如何终结的?记忆行至此处,每每“断片”。

    颇为吊诡的是,年岁尚小的时候,却又分明有过一小段与“毕业生”三个字亲密接触的日子。那三个字,是一首歌的歌名。当年,我们曾用这支歌,搞过一次“集体创作”。

    那会儿念初中。是一个夏天,是个联欢会性质的演出,演出的舞台,就搭在学校的大操场上。好几个同学“临危受命”——你知道的,十来岁小孩,总会把老师委派的任何事,都特别地当事——选歌,选人,练歌,编舞,排练,演出。现在还八卦地记得,负责编舞领舞的女生,还是当年的班花。但是,为什么要在那样一个炎热的夏天,排练那样一个节目?那是一个毕业联欢会吗?我们赶编的那段歌舞,是送给学哥学姐,还是送给我们自己?对不起,我得负责任地说,现在我真记不清了。

    你会原谅我的,因为,这一切,是遥远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事。

    就这样,在那个干劲十足的热情的夏天,第一次知晓《毕业生》。唱它的人,是张明敏。“蝉声中,那南风吹来,校园里,凤凰花又开。无限的离情充满心怀,心难舍,师恩深如海……”广州的夏天,很多人熟知的,自然是那著名的高温、湿热、暴雨、台风,但其实,蝉声、蛙鸣、南风、凤凰花、玉兰树……这样的美景也确确实实存在于那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不夸张地说,那也是我们那座中学的校园实景。

    一首歌,歌词里描述的景色,像自己生活的校园,歌词里的豪情,壮志,契合着那个年龄段认定自己无往不胜的少年的无知,喜欢它,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当时,很多小孩手里都有几个大笔记本,喜欢的歌,会手抄到本本上,不单抄歌词,勤快的还一个音符不拉地通篇抄写曲谱。

    《毕业生》,自然也在我的私人歌本里。20多年过去,它的旋律,节拍,歌词中交错着的短句长句,张明敏那种抑扬顿挫的咬字,有关它们的一切,就像水龙头,拧开了,就全都回来了。

    但是,事实上,我确实很多年不听不唱张明敏的这首《毕业生》。只是我说不清,究竟从哪一天起,不听它,不唱它。我能笃定的是,除却初中那次已记不清是送学哥学姐还是送自己的演出外,此后每一个毕业季,从没再唱起属于我们自己的毕业歌。

    当然,这并不是说,从那以后我们远离了音乐,正相反,我的高中,我的大学,已经被罗大佑李宗盛齐秦王杰童安格姜育恒张镐哲周治平郑智化邝美云苏芮等无数个与音乐有关的名字填塞得满满当当,已经容不下一个张明敏。

    我承认,在大学里,我没再唱起“琴声起,骊歌正悠扬”。但我们自有我们的骊歌——无数个闹腾的躁动的青春的夜晚,那些在走廊上水房里怒吼出来的“疑似摇滚”,那些关了灯点起蜡烛抱起吉他借着酒劲唱出来的情歌,那些冲着窗外小花园里亲密依偎的情侣发出的搞怪尖叫,那些有理由没理由想起来就冲楼下猛砸的啤酒瓶,那些酒瓶落地时的清脆声响,不是骊歌一曲,又是什么呢?

    迷恋《毕业生》的初中时光,是小心灵塞满大理想的年纪,无知者无畏。距离那个年纪已经走过了20多年,现在,重新回看张明敏的《毕业生》,恍若隔世,“祝福声中,默默回忆,琴声起,骊歌正悠扬。莫犹豫,也莫再迟疑,好男儿,鹏程千万里……”突然,我明白了,为什么在那次夏天演出后,我会渐渐地不再想起去唱去听那首歌。因为,不合时宜了,一切的一切,都不合时宜。

    没错,“还记得,那阳光遍地,也记得,寒风又苦雨,无论是快乐失意日子,最温暖,美好的友谊。”阳光遍地,寒风苦雨,快乐,失意,这一切,初中有,大学有,人近中年依旧有。只是,去记得它们,十来岁有十来岁的方式,20岁有20岁的方式,如今,有中年的方式。

    好了,在不唱不听《毕业生》很多年后的现在,让我们一起听这首《毕业生》。前奏响起,你以为,你的听力发生了误差?我来告诉你,你没错,你听到的旋律,是《毕业生》,也是《斯卡布罗集市》(Scarborough Fair)。是呢,还没来得及告诉你,张明敏的《毕业生》,曲子正是那首《斯卡布罗集市》,那部著名的美国电影《毕业生》的主题歌。

    所以,现在,你能明白了吧,为什么这么多年,为什么无论在哪里,我始终如一地热爱着一切版本的《斯卡布罗集市》,无论来自保罗·西蒙,还是来自莎拉·布莱曼,还是来自教皇合唱团的格里高利圣咏。对它们的爱,根源在此呢。所以,应该相信,世间总有一些无缘无故的喜欢,或爱,会从少年时的某个时刻起,奇妙延续,到青年,到中年,也许到老年,它只是可能换了个方式,换了副面容。

那个《毕业生》不是我
家里有没有爱说“如果”的人
分手了还在为她赴汤蹈火
新妈妈党
来一段
情事快读
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