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成员之间理想的相处之道应该是开门见山、开诚布公的,但现实并非如此。“如果”、“假如”这类文艺作品中常用的词,到了家庭中也会冷不丁地跑出来搅浑水。
孩子们爱用“如果”,当然,这个“如果”的背后,很可能是“已经”;女人们爱提“如果”,这个假设的背后也不仅仅是虚拟,可能暗含杀机;也有男人爱说“如果”,你知道的,他可能需要的只是一个缓冲地带,来判断一下形势而已。
在一些大大小小虚虚实实的生活事件中,总会有人扮演这样的语言角色:“如果发生××事,你会怎样?”“如果我××,你会不会××?”
谁都知道,“如果”只是一种假设,但是当有人开口就说“如果”,那么,如果之后的事情,一定不是子虚乌有。它就像一道语言屏风,我们在屏风前表达的是一层意思,背后藏着的,可能还有许多心思。
你大概还记得小时候,不幸考了60分,而这肯定是挨批的分数。你不知怎样开口,卷子偏偏还要家长签字。你瞅准了时机,见缝插针,“如果我哪次考试不及格,一定很严重吧?”父母正高兴,“谁还没个闪失?再说,一次也不代表啥。”于是你拿了鸡毛当令箭,兴冲冲跑去拿试卷。至于身后的父母什么表情,已经与你无关了。
如果我考砸了……如果我弄丢了……这样的措词你应该很熟悉吧。不用怀疑,事情多半已是既成事实,只是当事人对即将到来的冲突没有把握,所以要先来个铺垫。这就是我说的第一类“如果”,它的功能是减震。比如,你是个孩子,你不当家,你总爱搞砸事情,偏偏家里说了算的又是个暴脾气,那么事情发生之后,最简单的就是把糟糕的结果以最不经意的方式抖出来。对方一个疏忽,事儿就过去了。
第二类“如果”,是为了打预防针。
如果我辞职了……如果我和别人怎样了……直觉告诉你,事儿并没发生,或仅有点苗头,但当事人需要从你这儿讨个口实,基于你或保守或激进的回答,设定一个自己的行事尺度。话是“如果”,话下铺着的可能是事实。
生活中这类“如果”很多。你蓄意已久想做点什么,但这不是你一人的事儿,你不能保证无论你怎么做,对方都能接受,所以需要探探底儿。对方若是宽容点,你能前进一步;对方若是撂了狠话,自然还是退一步为妙。不是很简单吗?一句“如果”的事儿。
第三类“如果”,要的就是态度。如果我老了丑了胖了,你还会爱我吗?如果我得癌症了,你会一直陪我吗?甚至如果我和你妈同时掉河里,你会救谁?没什么可笑的,大家不过是用陈旧的酵母,发酵一些甜言蜜语罢了。自然,无论你怎么回答,都符合语境真实——既然前提是虚拟,虚拟之后,也没啥考证的必要,大可信口开河。至于以后,那是以后的事儿了,谁也不能保证照此执行。
只是,这类情感试探最好在婚前玩。那会儿彼此智商差别不大,只要你不嫌问得弱,他就不嫌答得傻。如果都老夫老妻了,还有人乐此不疲,那只能说明在夫妻关系中,你是容易被甩掉的那一方。底气足的那个,自己还觉得特不得了呢,哪有心思整天耗着对方问这个?
“如果句”昭示着家庭成员的禀性。
强势的人很少说“如果”,因为他能为自己的行为埋单,不会过于在乎别人的感受;脾气暴的人也很少说“如果”,大不了一场恶斗,干吗要虚与委蛇;家庭成员心理素质都好到处变不惊也不说“如果”,突发事件也当常态,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所以,一个家庭中飘来“如果”,那么至少,有人性格相对弱一些,喜欢一些迂回,需要一些试探,希望预演后的自己,有勇气面对现实中的诸多不确定。
“如果句”也藏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对垒。
使用这个句式的人先发力,这个时候,背后藏着的东西只有他自己知道。接下来,还要看技巧是否娴熟,时机是否恰当,对象是否警觉。段位高的,对方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段位低的,对方立刻就猜了个大概齐,直接把你堵死;当然,也有大家心里都有数,但谁也不先说透,那么胜负要看谁先让对方乱了方寸。
如果,你的家人正对你说“如果”,你还相信,那真的只是一种假设,随便问问吗?
郭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