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7月0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读书识人

杨沫:一生突围

徐虹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7月05日   10 版)

    杨沫的人生像一艘巨大的潜艇。《青春之歌》和张中行只是露在水面上的两截长短桅杆,潮湿而鲜亮,岂知潜藏于水下的是如此庞大而复杂的命运构成。老鬼的《我的母亲杨沫》不仅勾勒了大轮廓,而且力求逼真立体。犄角旮旯处的迂回曲折都写出来了——甚至写了她不光彩的一面,如晚年时与比她小20岁的男秘书的暧昧关系。它们随着时间逐渐滑腻而失真,反而令人性化的杨沫更加完整。她的一生基本属于“一个人的战争”。她本质上是一个偏于善、野性又偏执、冲动也轻信的温情主义者,只是缺少爱。《青春之歌》算是她的半个自传。写作于她来说,是虚荣,是个人实现,更是生命的证词。

    1931年她遇到张中行。她少女时代在家庭中受到了太多的冰冷和伤害——父母不和,各自寻欢作乐——而这个温情的学子,“处世严谨、治学勤奋、多情多义,让她感受到高雅的情趣,也给了她呵护和尊重,在她心中简直光芒四射”。她在他那里得到了巨大的、令人晕眩的幸福。她很快怀了孕。

    她既不是张爱玲式的“高贵的孤独”,也不具备林徽因的优越感与贵族诗情,冰心式的温婉安宁不属于她,丁玲与她同属革命作家序列,但丁玲比她更豪迈粗放。

    她身上流着湖南人的血,是一位吃辣椒长大的女性,这决定了她渴求动荡和冒险,又敏感多情,有着湖南人特有的执著、生猛,平庸的生活令她窒息。“她渴望投身到一个伟大的运动中去,即使危险丛生,也乐趣无穷。”1936年她与张中行断绝关系,与老地下党马建民生活在一起,他成为她的第二任丈夫。这时候她22岁,正怀着张中行的第二个孩子。

    老鬼这样描述他的母亲:她认准了一件事就死盯着不放。她每天挺着个大肚子缠着马建民要入党。她是如此真诚。她这时候想入党,原因很简单:就是觉着它好,它代表未来。

    这时候的她,就是林道静。

    每个人的性格与命运真是互为因果。年轻时代的经历,只是围棋盘上最初布置的几颗棋子,看似漫不经心,煞尾时却生死攸关。它们所决定的格局与大势,终会随着时间逐渐显现。她顺着它走,无法突破宿命。值得玩味的是杨沫的后来。

    对马的个人感情中有一点是不能忽略的,就是她把对共产党人的崇拜和仰慕完全集中在他的身上,为他罩了一层圣光。马为了安抚她,有一天对她说,党已经同意接受她,他是她的入党介绍人。这只是一种善意的谎言,但是多年之后,却成为一颗定时炸弹在“文革”中爆炸。这险些要了她的命。

    1969年,马在政治高压下写材料,主动揭发了这个细节,说杨沫是“假党员”、“政治骗子”。当时的情形是《青春之歌》正在接受暴风雨加冰雹式的大批判,杨沫本人有心脏病。换句话说,他为了自保,出卖了她,并且也知道后果。

    这时候的杨沫,血液中的辣椒性终于被压榨出来了:她反过来加倍地攻击马建民。她反驳说,她是被欺骗的。关键是,马也欺骗了党。她把他值得说而不能说的罪状,比如与邓拓的关系,等等,一一透露出来。这些都是可以置马于死地的武器。他们互相伤害,刀刀见血。这时候,他们已共同孕育三个孩子。

    人性在被逼仄到最后一步的时候,会被考量出质地。这个考量是残酷的,也是真实的。

    人性和历史,同样值得玩味。职场生存、利益竞争,大大小小、零零碎碎,同样是考量,周边都是眼睛。

    杨沫在“文革”中,虽遭批判,却没有挨过一下打,与她同在北京文联的老舍命运就大不同了——她是怎么活过来的?

    据浩然回忆,1966年,把老舍揪出来时,杨沫就在现场。她亲眼看到了整个过程,恐怖之极。杨沫因为害怕,高血压、心脏病并发,瘫倒在屋里。

    从1966年至1969年间,杨沫得到了浩然等人切实有效的保护。她虽然紧张,但是求生有法。书中说,北京电子管厂的造反派召开17万人的《青春之歌》批判大会,相关人杨述、蒋南翔等被拉上台批斗,唯独杨沫这个作者逃之夭夭。北影厂召开万人大会批判毒草电影《青春之歌》,导演崔嵬、演员谢芳全都挨了斗,杨沫这个编剧又逃脱了。

    她没有出卖过别人——尽管有时候,出卖不是因为邪恶,而是因为软弱。比如,北影厂编剧海默遭到批判后,她对他相当同情,从没跟他划清界限,还曾借给过他500块钱,那时候500块钱可是个大数目。海默是何许人呢?据说红卫兵抄他家时,他拿根大铁棍子,挡在门口。批斗他时,一位北影厂女士在台下喊:“反动作家海默低头!”海默当众回嘴:“我是反动作家,可我不是国民党的小老婆!”把这位女士气得脸色发青,跳上台去狠狠抽了他两个耳光。

    有人说,海默如不跟造反派硬顶硬闹,不至于后来被打死。相较之下的杨沫比较温情主义,只有唯唯诺诺,左躲西藏,她本质上不是那种斗争性很盛、朋友出了事就翻脸不认的“革命左派”——老鬼的话说到了骨子里。

    她晚年没有与丈夫离婚。中国人的宿命正是把那些互相憎恶的人,犬牙交错地压合在一起,让他们在生活的轮子里,吱吱呀呀地运转。因此她与男秘书的传说,或者源于在生活中突围罢。

如何打破中国城市化的困局
一个人的海上修行
杨沫:一生突围
男人学习爱 女人超越爱
《中共党史青年读本》走进军营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发布百种重点图书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中共中央第一支笔》
红旗出版社推出年度之作《信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