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7月0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他像是为美而生

专家对话纪念吴冠中

实习生 吴曼至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7月05日   09 版)

    6月29日,为纪念吴冠中先生逝世一周年,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了“专家对话——解读吴冠中人生和艺术”的学术活动。一批美术理论家、研究吴冠中艺术的学者,就“为什么说吴冠中是‘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吴冠中先生为什么被长期边缘化”以及吴冠中所重视的“形式美”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吴冠中终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及“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点和语言。

    在场有艺术理论家指出,吴冠中考虑到艺术与人民、土地和祖国的关系,提出了“风筝不断线”,尤其关注在借鉴西方绘画艺术后如何使其在民族土壤中扎根。在西方艺术家看来,只要完成自己的艺术创作,不需考虑别人的欣赏体验、理解与否,而在吴冠中看来,既要将艺术推向西方,又要贴近人民大众,因此提出了“曲高和众”,“群众点头,专家鼓掌”等创作理念。

    策展人徐虹认为,“人民”一词曾被赋予过众多意义、进行过多种解构,在吴冠中这里,“人民”的语境已经上升到五四精英对人民的看法,它的最大价值在于不把人民当成工具,而是为人民的前途着想,善意地带领群众走向未知的世界,而非摆出一副教训人民的面孔。

    吴冠中自法国学成归来后,曾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被边缘化,心灵饱受痛苦和孤独的煎熬。吴冠中回国之初,最想画的是工农、人民群众等更为宏大的题材,但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很多人认为他是在用资产阶级形式主义的东西作画。吴冠中不愿画“为政治打工”的画,于是艰难转型,开始画风景画。但在当时的中国,艺术之“体”被边缘,而以艺术之“用”为体,风景画不能像革命战争、英雄领袖等重大题材一样为政治宣传服务,因而他无法不被边缘化。1959年吴冠中得以第一次在《美术》杂志上发表作品,只因画的是井冈山。

    吴冠中的长子吴可雨回忆了中国美术馆第一次展出父亲画作时的故事。当时展出的作品是一幅荷花,为了与展览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气氛相符,展览方特地在画作名字前加了一个“红”字,变成了现在所见的《红莲》。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参观者在他的画前驻足琢磨:这画的是什么呀?后来有人说,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征的是周总理的高洁品格,吴冠中这幅画是歌颂周总理的,于是终于“弄清”了这幅画的政治寓意。

    “吴冠中是少有的比较纯粹的人,这也决定了他看不懂政治家的底牌。他在任何时候都坚持良知。他像是为美而生的,他对美术本体问题,有着近乎宗教的信仰。”在评价吴冠中为人为学时,美术理论家邓平祥如是说。

让世界读懂西湖
西湖文化景观将被立法保护
那些老腔老调与我们有关
他像是为美而生
《建党伟业》研讨会探寻“主旋律”创作经验
聆听经典
麻辣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