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7月09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亮出“三公”经费不能再拖拖拉拉

新华社记者 周英峰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7月09日   02 版)

    根据安排,在全国人大常委会6月30日批准2010年中央决算报告之后,中央各部门要向社会公开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一周时间过去了,除个别部门外,绝大多数中央部门至今仍“按兵不动”。

    近年来,“三公”经费被肆意挥霍的现象时有发生,公费出国旅游、公车私用和公款吃喝问题日益突出。仅在今年,就出现了广东中石化天价购茅台、安徽电力为干部配私车、上海卢湾区红十字会高额餐费等一系列事件,深深刺痛了社会公众的神经。全面公开“三公”费用的使用情况,早已是社会普遍的呼声。

    公开“三公”经费,是各级部门的义务和责任。2008年起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规定,财政预算、决算报告等政府信息应重点公开。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预算公开加快推进,但离条例规定还有明显差距,特别是群众高度关注的“三公”经费支出情况,仍然是千呼万唤却难觅踪影。

    亮出“三公”经费如此费劲,有财政收支分类不完善的因素,统计核算起来有一定难度,但这只是个技术问题,不能成为阻碍“三公”经费公开的理由。实际上,对于公开“三公”经费,各级部门之所以不积极、不主动,主要是怕公开后受到舆论质疑,企图拖一天是一天,甚至打算不了了之。应该看到的是,预决算公开已是大势所趋,推三阻四或者拖拖拉拉,那只能会引发更多的质疑和批评。

    公开是实现公平、公正的有效渠道。近两年,一些中央部门和地方在公开“三公”支出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今年4月,科技部率先公开了2011年的“三公”经费预算,中国工程院、国家文物局日前也相继亮出自己的“三公”账单。这种对社会关切的及时回应,既可以保证公众的监督权,也增强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从目前几个部门公开的“三公”经费情况看,由于仅是个总数缺乏具体内容,人们的普遍感受是看不明白。7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对“三公”经费支出等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内容要公开得更详细。对于尚未亮出“三公”经费的各级部门而言,除了要履行国家法规规定尽快公布之外,也要更为详细地公开自己的支出,不能只是打算走走形式、玩玩数字游戏。

    当然,只是寄望于各级部门的自觉是不够的。在推动“三公”经费公开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行政法规的执行力度,对于拒绝或者拖延信息公开的要坚决让其付出代价。同时,也要从制度设计等层面进行考量,让各级部门没有办法推三阻四、拖拖拉拉。这,既考验决心,也考验智慧。

    新华社北京7月8日电

浙江:35岁以下年轻党员达78.5%
航天飞机时代终结
中国货运飞船征名获奖名称揭晓
枣庄防备煤矿火灾事故救援推进艰难
SK确立以中国为中心全球战略
不交钱 挂你科
部队“小细胞” 战士“大学校”
携手迈向富裕路
亮出“三公”经费不能再拖拖拉拉
筑牢国家人才储备“蓄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