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7月14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一桩“桃色新闻”引发的科研经费问题

陈方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7月14日   02 版)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段振豪的一段“桃色新闻”,再次将科研经费问题带入舆论视野。日前段妻发帖举报其利用国家科研经费包二奶、养私生女。由于段振豪“候选院士”的身份引人注目,这则“桃色新闻”被媒体围追堵截。当然,段振豪的“桃色新闻”只是私德,公众围观之后充其量是表达一下对知识分子道德滑坡的喟叹,比“桃色新闻”更引人关注的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物理研究所科技与成果转化处负责人伍法权对科研经费审查的态度:“审查每笔科研经费的去向,没必要也不可能。”(《中国青年报》7月13日)

    从实际操作层面来讲,“审查每笔科研经费的去向是不可能的”,这说的倒也是实情。由于科研经费目前实行“课题负责制”,经费的管理和调配主要由课题负责人负责,如果要研究所去细细查清每笔科研经费花在哪里,也确实没那么多精力。但如果说“没必要去查清每笔科研经费的去向”,如此态度大可质疑。

    为什么如此表态将引发舆论批评,就是因为科研经费这些年已严重异化和变质。在2010年9月3日出版的顶尖学术期刊《科学》上,一篇讨论中国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的社论在国内曾引起广泛关注。这篇社论的作者指出:“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做好的研究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科研经费分配的潜规则已饱受舆论诟病,科研经费的分配问题遭受重重诟病,其使用效率问题就更让人担心了。如此乱象下,还对课题负责人及科研经费的使用问题表示出“无条件”的“信任”,不引来舆论炮轰才怪!

    或许正是因为很多科研机构都“先天性”地认为“没必要查清每笔科研经费的去向”,才造成如今科研经费使用不透明的现状。媒体调查发现,我国科研经费的利用率普遍低下,跑、冒、滴、漏现象十分严重,科研项目有时甚至成为科研人员“圈钱”的工具。连坊间都有“项目老板”的说法。你别以为一些科研人员想方设法争项目完全是为了“科学研究”所需,有了项目便有了经费,有了经费便有了“吃喝玩乐”的资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陈骏涛在接受《半月谈》采访时曾表示,人文科学课题的科研经费大部分都花在了课题组成员出差开会、餐费、打的费、住宿费等方面,其中当然包括旅游费用。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唐安国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争取来的科研经费还有可能成为向官员、专家行贿的来源,一般专家的回扣为项目申请费用的万分之二至万分之五。

    如果说科研经费完全处于无监管状态那也未必客观。在项目实施中,上级部门也会派专家组进行中期审核、了解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课题进度等。如果审核不过关,下一批资金就不再拨付。所以每逢检查时,研究机构一般都要请考评专家吃喝玩乐。评审组被“哄”高兴了,审核自然一路顺风。体系上的内部监管常常流于形式,没有公共监督,社会各界如果不了解科研经费使用的具体情况及产生的效益,那科研经费中的“黑洞”就不可能得到解决。

    再回到段振豪“桃色新闻”引发的科研经费问题上,“不可能查清每笔科研经费的去向”,这只是能力及可操作性问题;而“没必要查清每笔科研经费的去向”,这就涉及是否愿意接受公众监督的问题了。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一桩“桃色新闻”引发的科研经费问题
单项科研经费支出竟比文物还难稽考?
国家如何对国企提出生态索赔
球传了一圈,踢到第六任副市长脚下
ATM机前“捡钱”负刑责?假的
洋品牌“秒杀”国货与媚外无关
为实体书店减税,不能再等了
期待国务院的督导遏止高尔夫狂潮
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