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平行志愿?”刚刚参加完今年高考的福州考生吴雄发了条微博并@高考直通车。很快就有网友对他的问题进行了回答,“平行志愿——分数优先,投档有序,一次投档。已实行平行志愿省市的共同特点:1.分数优先进行投档;2.遵循考生志愿顺序;3.实行一次投档原则。”
吴雄自我感觉这次高考考得不是很好,“第一志愿会很悬,又不想读二本”,平行志愿对他来说显得至关重要。但他不太明白平行志愿究竟是怎么回事,高二就是微博铁杆儿粉丝的他发微博并@高考直通车,问题被转发后引起网友关注并有了答案。
今年高考季,微博成为很多高校与考生交流的重要平台。高校招生办、高考专家和大学生志愿者开通微博接受考生们的咨询。填报志愿专家、知名高考规划师梁挺福还给考生做了一个微志愿填报路线图:确定兴趣和分数,锁定拟报学校,关注微博进行咨询,加入微群和学生交流。
同学们眼里的“微博达人”
最终,吴雄将志愿锁定在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漳州师范学院。为了选到好专业,吴雄加入天津师范大学的微群,询问学长学姐,“天师哪个专业最好?”很快,微博名为“小G的小P”告诉他是新闻和心理学。此外,吴雄结识了天津师范大学的几位同学,并交换了联系方式。
除了填志愿,高考那几天,吴雄还通过微博找到了免费接送考生的专车。吴雄所在学校的一些考生被安排在距本校较远的学校考试,很不方便。吴雄在微博上看到有个“畅通2011高考直通车”的活动,就私信报了名,最后真的享受到专车接送。
吴雄在微博上询问起高考考场的情况,由于粉丝少得可怜,没人理他。之后吴雄学乖了,把问题@给福建教育频道。“他们粉丝多,加V认证有权威性”。果然,这回有了网友回应。
作为大学生志愿者,80后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子健对微博的力量感到不可思议。“我们那时候除了研究志愿红宝书就是查招生办网站,信息太多看得累死了。”王子健填志愿时花了四五天的时间翻看了几所有意向的大学的专业情况和历年分数,“现在微博上@一下招生办就OK了”。
不仅@招生办,大学生志愿者也是吴雄常常“打扰”的对象。“大学不仅要看硬设施,还得看如社团活动、名人讲座等软实力,而大学生对学校的软实力最有发言权。”最近一段时间,吴雄在同学们眼里成了“微博达人”,同学们的问题他也帮着往微博上发:“会计专业的就业情况怎么样?厦门大学金融系在福建省的平均分数线?”“不过也有问题没回答或回答不全面”,对此,吴雄的对策是多处撒网,“这样,信息会更全面可靠些”。
微博招生是大势所趋
华中科技大学的张萍最近可忙坏了。妹妹今年高考,她自然而然成了帮妹妹填志愿的负责人。看完志愿红宝书和网上查完资料,定武汉纺织大学后,她开始给武汉纺织大学招生办打电话,但电话一直没有接通过,她不得不托关系去招生办询问。
每年高考填报志愿期间,很多高校招生办的电话总是处于通话状态,让考生和家长很是苦恼。“我们一直接电话,但总是接不完。电话最多也就七八部,电话少,打的人多。同时几十个人打进来,我也只能接一个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招生办张浩在微博上感慨电话不断,可怜天下父母心。
对于微博的作用,张浩显得很理性。他认为,人的偏好不同,微博属于那些习惯上网聊天的考生。“在受众细分的时代,招生微博吸引了微博上的考生,使我们的招生渠道多元化了。”今年5月开通微博到现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招办微博粉丝人数已达3481人,发表有关招生的微博558条。
“微博是90后考生填志愿的重要工具。”新浪教育频道负责人介绍说。新浪微博高考快讯的近39万粉丝中,90%是考生。南开大学开微博就是考虑到考生大都是90后,对信息的反应速度快,微博是他们的重要交流方式。复旦大学招生办官方微博被网友评为最给力的招生办。粉丝将近两万,是所有高校招办微博中粉丝数最多的。
“粉丝就是影响力,粉丝数越多传播也就越快”。梁挺福认为微博招生是大势所趋,不过他认为前提是得保证微博信息的公信力。
吴雄表示,他身边的很多考生填志愿之前很难对某所大学很了解,就是在估完分到填志愿之间的几天内搞定目标,所以这期间来自大学的微博展示和意见其实真的很重要。
“微博的图文直播能给人更直观的感受,还考生一个更真实的校园。”南京大学招生办李浩把南京大学的微博定位为发布招生信息和展示校园特色的平台。“展示学校环境、优秀社团风采、南大优秀教授等。”笔者查询了一下,仅“南大的老师们”这一话题的微博就有119条。
据李老师介绍,南京大学不仅开通了南京大学官方微博,也让学校优秀社团、38个院系、出版社、图书馆、全国各地的招生办一起开通了微博,还建立南京大学微群,组成了南京大学微博联盟。“组成微博联盟是为了更好地向考生展示我们学校的风采风貌。同时也为了能够更专业的解答同学们的疑惑。”李老师说,“同学们想了解学校哪方面的事情,我就给他们@相应的微博。”
有趣的是,解答考生问题的更多的不是南京大学招生办的微博,而是在微博上聚集的铁杆粉丝——大学同学和毕业校友。李浩倒是在微博上显得不用那么忙了。“他们在微博上聊天,向新一届的学弟学妹们讲解南大的种种故事,传递着南大的精神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