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7月15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昆仑山区磨砺毕业学员

李信兵 焦康伟 侯国杰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7月15日   10 版)

    组织高寒山地实弹射击。 

    侯国杰摄

    6月中下旬,西安陆军学院组织500多名即将毕业的学员赴昆仑山区进行为期15天、行程5000多公里的综合演练。他们把毕业考场搬进高原戈壁,让学员在瞬息万变、险情迭出的演练中,实现由一名军校学员向一名合格基层指挥员的转变。

    网络平台虚拟战场

    6月6日,演练前夕,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在学院信息化实验室打响。

    实验室的弧形电子大屏幕上,昆仑山区的地貌一览无余。导演部成员点击鼠标进行切换,红、蓝双方的交战态势立即显示在大屏幕上:左边蓝方指挥所的几名学员正在4026高地地域组织防御,企图卡点控道,阻止红方向纵深发展进攻。右边大屏幕上显示红方指挥员正在分析判断蓝方情况,决定采取两点钳形攻击的样式和先弱后强、逐个夺取,小群多路、协同攻击的战术手段实施攻击。

    担任演练总导演的战术教研室主任蔡建权教授通过麦克风下达了“开始”的指令。来自学员一队的红方指挥员樊净芷轻击键盘下达命令:“炮兵火力和导弹火力对蓝方1号高地进行火力急袭!”5分钟后,红方4个摩步连犹如神兵天降,突然在蓝方高地前展开战斗队形,发起猛烈攻击,并迅速突破蓝方前沿阵地。

    演练一个回合下来,樊净芷意犹未尽:“网上模拟训练为我们创建了一个近似真实的高寒山地通道作业环境,使我们把学到的信息化知识与战术指挥有机结合,技术、战法、谋略都得到了充分锻炼和提高。”

    创新手段磨砺指挥

    “各连注意,6月11日晚22时许,蓝军侦察卫星将覆盖南山口地域,并对这一区域进行搜索,各连露营时务必做好伪装防护工作。”

    11日晚21时10分,演练分队经过长途跋涉进入格尔木市南山口地域,茫茫戈壁,光秃秃的群山,没有任何遮蔽物做掩护。

    突然,空袭警报骤响,学员六队连长周国涛一声令下:“开始作业!”各分队迅疾行动,与戈壁滩相同颜色的防雷达遮障和隔热遮障在露营地拔地而起,车辆及武器装备迅速驶入依山而建的专用沙丘式帐篷,身着沙漠迷彩服的学员迅速隐蔽,与戈壁滩浑然一体。

    此时,蓝军一架无人侦察机飞过红军头顶,采取雷达探测、超低空拍照等方式反复搜索,均未发现红军的踪迹。

    13日,经过一下午长途跋涉,学员们已经显得体力不支。天色渐暗,部队继续前行。突然,前方几个沙丘传来枪响。

    此时,能见度不到10米。连长王焕迅速就地藏身于一个小沙丘后面,戴上头盔式微光夜视仪,周围的一切顿时显现在王焕眼前。随即,他命令一个排的兵力隐蔽前进,对“敌”形成合围之势。同时,两名学员手拿安装了红外瞄准镜的狙击步枪,扣动扳机,几名“敌”方侦察人员被当场“击毙”。

    14日,一场高寒山地防御战斗在南山口正式打响。

    “1号高地显示‘敌’火力情况。”

    “明白。”

    战术教研室教员、蓝军司令张惟轻点电脑上的红色指示标志,1号高地10多个炸点相继起爆,红军采取小群多路的战法向1号高地发起冲击。

    演练中,学员们充分利用了“战场环境情况显示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准确显示战场环境,还大大增强了演练的逼真感和安全性。

    信息对抗锤炼素质

    12日清晨,一阵尖锐的防空警报骤然响起,发烟罐喷起的烟雾在空气中弥漫。

    “敌情通报,5时30分,一小股‘恐怖分子’在当地实施‘恐怖活动’后,向南3230高地水泥厂方向逃窜。上级命令我部立即从露营地出发,追剿‘恐怖分子’。”

    随即,4个摩步连和1个炮兵连几乎同时下达战斗命令,决定向作战地域开进。

    当摩步二连行至无名桥附近时,狡猾的“敌人”利用先进的干扰设备让他们的电台只能听见“嗡嗡”声。连长李雷意识到电台已被“敌”干扰,他立即让通信员启用另一套通信指挥系统。

    茫茫戈壁滩,不管“敌”走到哪里都摆脱不了红军的影子。最后,李雷下令3个排从多个方向,对“敌”形成合围之势,终使“敌”走投无路,缴械投降。

    18日16时,一场复杂电磁环境下打击高寒山地控守通道之敌的实弹演练打响。

    任凭红军通信兵怎么呼叫,电台里始终是噪音。担任炮兵分队指挥员的学员王波看着硝烟弥漫的蓝军阵地,忽然意识到:是蓝军电子分队捣的鬼。

    王波立即命令通信兵用旗语和其他各分队取得联系,并要求电台实施变频、跳频,同时启用备用指挥自动化系统向指挥部上报了战斗情况。

    营指挥机关在接到各分队的情况报告后,立即命令无人机对蓝军阵地实施侦察。

    王波找到了“敌”电子干扰分队的准确位置,随即,红军炮弹像长了眼睛似地飞向蓝军4260高地。

    与此同时,在导演部的指挥车上,“战场监控导调系统”正在紧张运转着,30多个摄像头分布在作战地域的各个角落,观察着战场的态势。

    “三连注意,你们的分队偏离了主攻方向,请及时调整。”连长刘佳听到导演部的“提醒”后,决心组成一个梯队,采取“正面牵制,翼侧强击,向左卷击”的战术手段,向4285高地之“敌”迂回。

    据担任此次综合演练的总指挥、学院政委高荣根介绍,学院把学员拉到高寒缺氧、生存环境恶劣的昆仑山地区,让毕业学员在生疏地域、复杂电磁环境和实战氛围下完成演练,以期提高学员在动态复杂条件下指挥作战、组织训练的能力,为学员们到部队任职打下坚实的基础。

霍尔木兹海峡 世界石油海运的咽喉
爱心班长用爱树人
青春之花在销毁线上绽放
昆仑山区磨砺毕业学员
“军旅青年学习成才”
征文2011年度第一赛季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