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7月15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扫清雷场的“海上敢死队”

——记南海舰队某扫雷舰大队825艇

特约记者 钟魁润 通讯员 肖德仑 黎友陶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7月15日   06 版)

    在人民海军作战舰艇序列里,论个头,它没有大型舰艇的伟岸身躯;论装备,它没有决胜千里的导弹武器,但它却以“海上敢死队”特有的神奇,征战在诡秘险恶的海上雷场,为作战舰艇清扫出一条条通畅的海上航道,成为远近闻名的海上开路先锋。

    它就是服役刚满4年、40多次完成急难险重任务、80多次在各类比武竞赛中夺魁、连续3年被上级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的南海舰队某扫雷舰大队825艇。

    “扫雷部队连死都不惧,还怕这点困难?”

    4年前,南海舰队某猎潜艇大队整体换装成扫雷艇。作为新装备首艇,825艇正式入编海军序列。

    那一天,当艇员们驾着825艇缓缓驶进南海某军港时,一艘艘锚泊的驱逐舰、护卫舰主动向它鸣笛致敬、升旗敬礼。

    在海军礼仪中,世界各国的通常做法是级别低、吨位小的舰艇先向级别高、吨位大的舰艇敬礼。排水量只有数百吨的825艇何以受到如此礼遇? 

    艇员们明白:这不仅是对825艇正式入列的欢迎,更是对扫雷兵的尊重和敬佩。艇员们发誓不辜负战友们的期望。

    然而,从猎潜艇到扫雷艇,键盘替换了阀门,按钮取代了手柄,仪表变成了屏显……面对集高科技于一身的新型扫雷艇,摩拳擦掌的艇员们没想到走向大海会如此艰难。

    一次出海训练,扫雷艇突然停机,全艇官兵面面相觑,谁都不敢动,问了厂家,才知道是集控室电磁阀松动;一次航行途中,驾驶室警报自鸣起来,大家翻遍说明书,才知道是油温太高;一次操作演练,好好的扫雷系统骤然陷入瘫痪,一找原因,竟然是按钮被猛力摁过后没有释放……

    曾经驾轻就熟的“海上猎手”,如今感觉“英雄全无用武之地”。新装备频频“掉链子”,搅得艇员寝食难安。

    “扫雷部队连死都不惧,难道还怕这点困难?”时任艇长的张建勤和教导员赵润生带头向新装备发起“总攻”。

    为了培养专业人才,他们开办了“水兵夜校”,建起“甲板书屋”,将艇员组成“一对一”帮扶对子,系统学习新装备知识。

    没有现成教材和训练大纲,他们请来专家编写雷达、通信、扫雷专业教材,并探索出模拟训练、港岸操演、海上训练等“六步训练法”。

    装备管理无章可循,他们通过实践摸索,总结出“一看二转三听四摸”装备管理办法。

    那会儿,825艇艇长聂永福还是副艇长,他给自己定下硬指标:每周掌握一个岗位技能,每月掌握一个扫雷模块的专业知识。3个月后,他撰写出两篇有关高效快速扫雷的学术文章,以独到的见解和缜密的论证,让行内专家都直夸“了不起”。

    在干部的影响下,战士也积极跟进。机电兵王建亮不仅熟悉了自己的专业,还学会了艇上雷达、报务专业,并在海军、舰队组织的专业比武中,3次获得金牌。

    新型扫雷艇渐渐被“驯服”。2007年7月,列装仅4个月的825艇迎来全训考核。

    投放、跑带、转向,艇员们按照大纲要求熟练地操纵825艇,在海面上纵横驰骋,顺利通过考核,拿到奔赴海战场的通行证。

    永不满足

    水雷作为常规武器中的战略武器,涉及磁场、声场、次声场等多种物理场,具有难以识别的隐蔽性和巨大的破坏作用。扫除战雷是一场斗智斗勇的较量,艇员们既要敢于斗勇,更要善于斗智。

    智能水雷集声、磁、电脑芯片、可控器件于一体,可根据舰船的物理特性判别舰船类型,识别并过滤扫雷信号,避开扫雷舰艇的搜索,有选择地追踪打击。因此,扫除智能水雷被公认为世界扫雷领域难啃的“硬骨头”。  

    如何对付这个难缠的对手?825艇官兵使出浑身解数与其“斗智”。

    一次,他们把智能水雷的引信设定为某护卫舰的电磁量,找来猎潜艇和自己一起“闯关”。然而,水雷根本不买账,任凭猎潜艇和扫雷艇在海面搅得天昏地暗,它在水下却波澜不惊。

    艇员们不甘心,驾着舰艇像犁田一样反复跑纵队、穿横队、走梯队……经过一年半的研究论证和海上实践,终于,在一次演练中,智能水雷发生误判,浮出了水面。

    至此,扫雷艇与猎潜艇协同高效清除智能水雷的战法得以验证。

    扫雷指挥所的设置一直是制约战时编队扫雷的“瓶颈”,国际扫雷界认为这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原因是扫雷艇之间的通信容易产生电磁波。

    官兵们认为,未来海战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指挥控制如果不能综合集成,装备如何“聚指成拳”,打赢从何谈起?

    方案研究、图上推演、实战演练……艇员们着眼海战需要,创造性地将扫雷艇与某型舰进行协同作业,意想不到的通信频率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航道、浅滩、江河口、岛礁区,无论“敌方”在哪儿设雷障,浮雷、沉雷、锚雷……825艇都能把它“扫”出来。

    据某水警区司令介绍,825艇服役以来,先后成功演练了“扫雷舰艇对空防御”、“复杂电子环境下海上扫雷”等12项新战法,出色完成抗击空袭、海上反恐等10余个新课题演练。

    实扫战雷

    实扫战雷,除了没有敌情的顾虑外,一切都与实战没有两样。

    那年夏天,825艇在同类扫雷艇中率先承担实扫战雷训练课题。

    从模拟训练到实扫战雷,不仅是训练手段和内容的跨越,更是一场生与死的战斗考验。

    随着尖利的战斗警报声响起,825艇慢慢向雷区挺进。

    “前方目标区发现水雷场!”随着声呐兵的一声报告,825艇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一秒,两秒,三秒,扫雷艇每前进一步,官兵的心就往嗓子眼上提一节。水雷到底藏在哪里,谁心里都没底。825艇继续向雷区靠近,艇员们明白,现在每前进一步就意味着可能向死亡靠近一步。

    离预先分析的雷位越来越近了。“220米!”距离手大声报告。

    熟悉扫雷的人都知道,这已经快到生死临界点。但是波浪起伏的海面上仍然没有丝毫动静。

    前进还是后退?艇长聂永福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清楚地知道,再往前一步就有可能艇毁人亡;调头撤退虽然安全,但实扫战雷的行动将就此宣告失败。

    “改变扫雷工作制度。”聂艇长果断决定,艇员们冒着死亡风险继续驶近雷区。

    “左舷45°,距离12链,发现水雷两枚。”战雷终于出现。

    按照测定的雷位,扫雷兵熟练地操纵电磁扫雷具和切割扫雷具,只听“轰”的一声,一枚水雷在距离825艇207米的地方爆炸,冲起50多米高的水柱。大家还没来得及高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另一枚没有引爆的水雷不见了踪影。

    一时间,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这脱缰的“野马”比潜伏的水雷更可怕。

    艇员们立即停下来,采取多种方式在海面搜寻,终于在825艇的艇尾方向发现了这枚随波漂荡的“恐怖分子”。火炮手全神贯注,接令开火,顿时,水雷炸开了花。

    两枚水雷的巨响,不仅创造了海军扫雷舰艇入列10个月即能扫除战雷的先例,还创造了一艘艇同时扫除多枚战雷的战绩。

    从此,实布实扫战雷成了825艇的主要训练形式,从单一型号布设到多种型号混布,从老式水雷到最新研制的装备,几乎国内所有型号的实战水雷他们都扫过。

    825艇从服役那天开始,就须臾不停地大闹雷海,先后创下了低海况扫雷作业、实扫多型号战雷等6项海军扫雷纪录。如今,该艇已成为海军扫雷部队的试训单位。

教育部召开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一周年座谈会
又好又快谋发展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最美妈妈”的成长故事
扫清雷场的“海上敢死队”
“如烟”国外遭遇假冒 维权行动正在进行
大运会,深圳准备好了
5万册《新华字典》赠送吉林农村娃
第七届中国大学生戏剧节开幕
中加名师交流中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