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一篇题为《万名农村学生进城集中读书》的新闻报道,表扬甘肃庆阳市西峰区探索“小财力”办“大教育”。这个区从2009年开始提出了“学生进城,医生下乡,农民入校”的教育布局思路,撤并大量初中、小学,让学生到城市寄宿就读,稿子里写道:“这一政策已经惠及1.1万名农村学生”,而且进城就读学生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与之遥相呼应的,是最近几天发生在浙江缙云县大洋镇的事。
在当地学校今年的布局调整中,刚落成不久的大洋镇中心学校被纳入撤销对象,村民们很不满意。因为这个镇上,仅初中就有多达四五百适龄学童需要去三四十公里以外的乡镇求学。记者前去采访时,采访车刚开到现场,就被村民拦住,白发苍苍的老人带着一百多名村民下跪,希望大家帮忙,让这里的孩子能在家门口念书。
前去采访的记者拍下了村民下跪的场面。白发老者,为了晚辈能在家门口念书,不顾体弱跪倒一片。照片发到论坛和微博上之后,引来上万转发,呼吁教育部门关注。
随后,缙云县教育局发布了相关情况的说明和撤并原因。从情况说明中得知,大洋镇学校共有初中9个班477名学生,小学12个班653名学生。如此大的学校,为什么要让1100多名学生到几十公里之外去上学,而不是多派教师、修整教室、解决每个班学生过多的问题?
再来看千里之外甘肃庆阳市西峰区教育局撤并学校的理由: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学校布点多,但空置率高,农村孩子大量进城读小学、初中;农村学校教师配备难、培训难;农村学校教学设施配置率低,教学效率低。
这样的解释,不禁让人心存疑问: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设立的面向中西部农村地区的特岗教师,不都要求到基层一线去吗?国家培养的免费师范生,不也是明确要到基层工作吗?难道农村学校不是基层,只有大规模的、硬件都极好的乡镇中心学校以上的才叫基层?
从一东一西两个乡村学校的遭遇不难看出:不管学生多还是学生少,教育部门认定资源集中就能办好学校。实际情况如此吗?结果又会是什么?农村孩子都集中读书,果真是他们和父母所愿吗?
我6月底随中国计算机学会到山西吕梁教育扶贫,看到许多农村家庭因为农村中小学撤并而被迫举家搬迁,带孩子在乡镇或县城边缘租住,失去土地的农民,大多又没有一技之长,虽然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但仍有相当多的家庭因学致贫。
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我看到过74岁的老人带着孙子孙女,在几千人口的小镇上一个月花60元租破窑洞住,因为20公里以外的他们的村庄里没有了小学。孩子的父母要留在村里耕种几亩薄地,卖玉米和土豆的几千块钱收入,供祖孙三人在镇上每月租房、吃饭。为补贴家用,74岁的老人每天捡拾垃圾。也是在这个县,几个上初中的男孩子,花100元在县城边上,租了一口脏乱不堪、昏暗的破窑洞,因为他们生活的村子附近没有了学校。
中国计算机学会在这一地区的教育扶贫持续了十多年,最初,由遍布全国的会员捐款20多万元,在某县的一个村子建起了一所希望小学。可是,由于学校布局调整,这所小学目前已经成了村里办红白喜事的场所。看到自己捐建的学校落得如此下场,学会的成员们很是失落。村里一位老农的话更让他们伤感:村里没了学校,就像家里没了孩子。
2006年,教育部开始对农村中小学进行布局调整。当时出台的相关意见中,明确规定:“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方便和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为出发点,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学校的布局和建设。对于低学龄儿童上学道路偏远、交通不便的,要保留、改建一批小学或教学点。”之后,多次强调要“实事求是地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
那么,在基层具体落实时,是否做到了“实事求是”?是否真的是以方便和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为出发点?一刀切的做法是不是值得商榷?
在许多农村地区,撤并学校与大量建寄宿制学校同步,六七岁的孩子被迫离开父母,对他们的心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据粗略统计,中国有3000万留守儿童,这是他们的父辈为了生计无奈的选择。而因家门口无学可上,让大量农村家庭无奈选择寄宿制,是不是在人为制造另一种反向的、与孩子分离的“留守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