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7月21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公开的“三公”经费反倒成了谜

朱述古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7月21日   02 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科院等部门近日公布“三公”经费账单。一个有趣的细节是,住建部去年公务接待费26.07万元,而中国科学院高达9995.5万元。其他部委中,农业部公务接待经费3655.68万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仅为5.84万元,在目前已经公布的部委中位列最低。(《京华时报》7月19日)

    同样是国家部委,公务接待费有高达9995.5万元的,也有低至26.07万元和5.84万元的。数额的强烈对比,自然给公众留下广阔的遐想空间,于是网络上“高论”迭出,众说纷纭。有赞扬住建部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勤俭节约,指责中科院奢侈浪费的;也有人故作高深地表示住建部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位高权大,一般都是接受吃请而不是主动买单,而中科院不仅只能自己吃自己还要请吃请喝的;也有网友怀疑中科院把其他经费列入公务接待开支了。“三公”经费数据公之于众后,赢得的不是公众的理解,而是更多的猜测和质疑,这可能令有关部委始料未及。

    其实,公众对“三公”数据产生疑问,并不局限于公务接待方面。从业已公布的情况看,很多部委在“三公”支出上呈现出明显的结构不均,令人大惑不解。水利部和交通部的公车支出比例甚大,其中水利部占据总支出的八成以上。如果说因工作性质这两个部委下基层和到工地的时候较多,公车支出比例大可以理解的话,那么,国家人口与计生委出国支出占据总支出的半壁河山,就让人费解。这种现象令人产生的疑问是,难道中央财政编制国家部委公务支出预算时,没有规定“三公”中各项支出的具体金额?换句话说,对各部委的“三公”支出,难道没有分项约束和相关纪律要求吗?

    数据可以是答案,也可以是题目。近来国家部委密集发布的“三公”支出数据,让公众看到的不是明确的答案,而是一道扑朔迷离的谜题。以住建部去年花费26.07万元公务接待费而言,住建部的工作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工作量应该较大,在岗干部职工人数也不会太少,为什么只预算这么少的公务接待费,公众不得而知。同时,如果住建部公务接待开支数额少真正出于勤俭节约,财政部今年下达住建部公务接待费预算进一步缩减为13.95万元,这种导向是否正确,也值得商榷。同理,中科院是一个科研机构,下达的公务经费应该集中在科研方面。年总额近亿元、每天支出27万元的公务接待费是否在预算范围内,公众一头雾水。如果没有超出预算指标,为什么要给中科院预算如此庞大的公务接待数额,财政部应该有个明确说法。

    公布“三公”消费涉及政府部门的自身利益,遇到的阻力可想而知。防止公布“三公”经费走过场,不仅应该公布使用情况,还应该公布预算的具体数额(包括分项数额)及编制理由。只有这样,公众才能全面掌握有关信息,并作出科学评判。当前,比走马灯式公布各部委“三公”经费支出情况更重要的,是以全面、准确、规范公布“三公”经费管理有关信息为核心,建立完善从始端到末端全面监督的制度,真正实现“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

只怪没有下一场符合“国家规范”的暴雨
“定价太低伤及市民”是赤裸裸的要挟
村里没有了学校,就像家里没了孩子
要让民众相信贪官未被轻判
事业人员招录:越到县市越小圈子
默多克事件引发的媒体伦理反思
公开的“三公”经费反倒成了谜
精神病科医生也遭歧视
物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