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7月22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实景演出不是救命稻草

黄若菲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7月22日   12 版)

    近几年,各地方政府不约而同地看好旅游这个绿色朝阳产业,挖空心思“营造”更多的旅游资源。之所以说“营造”而不是“开发”,是因为就现有资源进行开发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地政府的“面子”需求。这种做法的最流行表达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最典型表现是愈演愈烈的名人故里之争。不可否认,某些名人故里成功运作的示范效应及取得的可观经济利益,是促使大家一拥而上的内在原因,而如今,遍地开花的实景演出,更成为各地政府营造当地旅游形象、提高旅游收入的救命稻草,成为新的追捧对象。

    2004年3月20日,号称全国第一部山水实景演出,由张艺谋领衔执导,600多名演职人员参与演出的《印象·刘三姐》在广西桂林阳朔公演,震撼性的演出引来好评如潮。趁着2005年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在桂林召开,笔者去看了这场演出,因为从来没有看过这种形式的演出,当灯光亮起,桂林的山,漓江的水,突然出现在眼前时,你才知道,原来舞台能够有这么大,原来山水能够这么美!时至今日,我仍然能够回忆起演出中的很多细节,比如带有深刻张氏烙印的布满水面的红色布幅,比如由远及近的小小渔船,比如清唱山歌的那群小女孩,比如少女们身着节日盛装,银色的灯光依次在身上亮起,最终连成一片的壮观场景。这个演出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颠覆了传统室内剧场的局限,进行了一次视觉革命,将展现当地民族风情的各种元素,不着痕迹地融入山水之中。

    《印象·刘三姐》成功了,据说已演出2000多场,观众约400万人次,票房收入约8亿元,这些数字背后巨大的经济利益,让“印象”成为一种潮流,也成为国内各旅游目的地竞相追逐的品牌。它在丽江、西湖、武夷山、海南等地均已上演,投资越来越大,各地政府趋之若鹜,印象系列实景演出几乎成了一个景区实力强劲的代名词。而请不动“印象”制作团队的各地景区,也各出奇招,于是我们看到,各种规模的实景演出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更多的知名导演加入到山水大片的创作中来。

    投资两亿元,由陈凯歌担任总导演的又一部山水实景巨制《希夷之大理——望夫云》已于2011年7月6日晚正式首演,地方政府希望以此振兴大理旅游业,突破大理旅游发展的“瓶颈”,改变之前团队游客只在大理过境参观而不留宿的传统线路安排。但是,由此引发的破坏大理自然美景的质疑声却未曾停息。虽然官方一直强调演出地点原来只是一个杂草丛生的废弃水库,如今改造成剧场,不仅环境、水质有保障,还解决了长期以来的治安隐患。我没有去实地看过,但是看官方发表的对比照片,虽然老北门水库的景致称不上美轮美奂,但青山相依,绿水环绕,颇为秀丽。再看剧场建成后的实景照片,恍如某个运动会的开幕式场地被乾坤大挪移搬到此地,估计晚上综合灯光效果应该还不错,但白天看起来,就真有大煞风景之嫌了。

    不知道是否有人统计过,每天到底有多少场实景演出在全国各个旅游胜地风风火火地上演着,其中又有多少是名利双收,有多少是赔本赚吆喝,有多少仅仅是挂羊头卖狗肉而已呢?我记得曾经在湘西凤凰古城的某森林剧场看过一场所谓的当地民族风情演出,场景虽然颇具规模,但是除了主要演员之外的其他人都很懒散,舞蹈动作也就是随便挥挥手而已。我们是向下榻的客栈主人买的票,据她介绍,这样的演出,主要就是靠对导游、司机、客栈/酒店经营者的高回扣促销,一旦凤凰古城的旅游进入淡季,剧场也会停止演出。

    实景演出真的是救命稻草吗?如果有一天,演出入不敷出,仅仅靠恶性价格竞争来维系,谁又会为这已破坏的环境、已失望的民心、已变质的文化埋单呢?为什么在我们的旅游开发中,跟风、模仿频频上演,却不肯多花心思去深入挖掘真正值得传承和发展的本土旅游资源呢?

黄若菲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7月22日 12 版

在线旅行商暑期跑马圈地 消费者得实惠
爱上布拉格
酿皮里漂浮着对往事的敬意
实景演出不是救命稻草
云南推出“玉雕”人才培养计划
昆明泛亚郑和国际文化旅游节举办
京郊十渡 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