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8月02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新知

英雄就在你身边

韩晓晨/编译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8月02日   11 版)

    很多人都觉得英雄距离我们很遥远,却没留意,英雄可能就在你身边。

    美国斯坦福大学退休教授菲利普·津巴多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4000份成年人样本,发现其中20%的人可以称得上“英雄”——他们曾在危难中向他人伸出援手,面对不公挺身而出,或是为陌生人两肋插刀。

    面对身边的英雄,津巴多教授澄清道:“英雄不是超常的人。他们是凡人,却做着非同寻常的事。”

    在这项为“英雄想象计划”所进行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黑人和西班牙裔的英雄行为概率比白人高一倍。对此,津巴多表示希望跟进后续研究来探索原因,而据他推测,这可能是因为前者有“更多的契机做出反应”,或是“遭到歧视的经历能使他们对需要帮助的人产生更强烈的同情”。

    研究中,心理学家询问参与者“你有没有做出过人们(不一定是你自己)认为具有英雄色彩的行为?”回答“是”的人,接着在一张行为清单中选出最接近自己行为的项目。数据显示,有20%的参与者符合该研究对“英雄”的界定,其中55%的人曾在危难中向他人伸出援手,8%的人明知引火上身仍对不公现象发表异议,14%的人曾抗辩有失公允的权威,另有5%的人有为不相干的人捐献器官等。

    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市的社会心理学家斯科特·阿里森解释道:“做出英雄举动的人都承认,情境才是最能激发他们英雄主义情怀的因素。我们可以将之称作‘英雄的时刻’。正是惨烈的悲剧给每个凡人成为英雄的机会,使他们做出某些卓尔不群的成绩。”

    阿里森在《英雄:他们做了什么,我们又为什么需要他们》中,面对面地访问了450位成年人,请他们说出自己心中的英雄并解释原因。此项调查得出了英雄所共有的特质,包括智慧、勇气、感召力和无私。阿里森认为,“我们需要英雄,因为我们需要被鞭策。我们热爱英雄,因为他们给予我们希望——对更美好的世界的希望。”

    正是带着对未来的期待,津巴多博士创立了非营利的“英雄想象计划”。他表示,在某个极深的心理层面,我们都希望英雄是与众不同的人,都需要他们为我们带来启迪。

磨刀石上的第一份工作
去尝试一些专业以外的事情
英雄就在你身边
万花筒
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