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一则有关居民收入增速“跑赢”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也造成了不少误解。
某网站梳理对比我国上半年各省区市统计数字发现,29个省区市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均超过10%,这要比上半年全国5.4%的CPI增幅高出近一倍。这一牵强附会的比较引发了很大争议。
有人认为,按照这种比较,即便大家公认我国经济正处于很大的通胀压力之下(超过通常3%的警戒线),但似乎只要收入增幅大于CPI增幅,居民就有了抗通胀的能力,不必担忧通货膨胀。这显然同老百姓的实际感受不符。
业内专家认为,统计学上现在很少把收入增幅与物价指数直接拿来做比。因为收入增幅通常总是高于物价涨幅的,如果低了,就是“负增长”,这将说明经济运行出现了较大问题。或者说,收入增幅高于CPI增幅,应该是一个经济体运行状态稳定的基本要求。
国家统计局每次发布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时,通常要强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的“实际增速”,用收入增幅数字减去物价增幅数字,才能反映居民实际收入情况。
有意义的比较,不是比较居民收入增长能否“跑赢”CPI,而是要看扣除CPI增幅之后的居民实际收入增幅,能否“跑赢”经济发展速度。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未来我国要努力实现“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不过,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9.6%,而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6%,这其实意味着“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目前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还没有实现和经济发展同步。
CPI作为反映通货膨胀情况的数据,一般要参考最高上限,警戒线是3%,连续3个月超过3%,通常意味着经济体面临通货膨胀的危险。上半年全国CPI增幅5.4%,单个月甚至突破6%,说明当前通胀压力较大。
分析人士认为,我国各省、各地区的居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增幅,大多数都难以赶上当地经济发展的速度。而同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税收及企业利润,却都以两位数增幅增加,远远超过经济增长速度,这说明经济发展创造的财富更多地分配给了政府、企业,而不是普通居民。
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群义研究员认为,民众的收入有增加的、持平的和下降的。对于持平和下降的人员来说,会明显感觉自己的收入没涨,但物价却实实在在地涨了。很可能是一部分人的收入增幅较大,带动了居民收入的整体增长。
根据经济学家王小鲁的估计,如果考虑“灰色收入”和“隐性收入”的因素,目前我国城镇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为31倍;而城乡合计,全国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55倍。
显然,全国平均数有可能会造成错觉。因为,收入增幅“跑赢”CPI是依据平均数据来统计,并不代表所有的居民收入都会超过CPI,一些低收入群体的感受很可能是“被增长”。
北京市统计公报显示,去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073元,比上年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6.2%。而去年北京经济增速达到10.2%。
市统计局还表示,去年开始北京市把居民分为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高收入户、高收入户5个层次,分别进行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36万元,高收入户5.37万元,两者相差4倍左右。
据悉,在低收入人群中,食品支出所占比重大,所以一般情况下,低收入群体CPI数字要比全市的CPI高,因为这一群体对物价的变化敏感程度较高。数据显示,北京市去年低收入层CPI涨幅为4%,高于全市平均数1.6个百分点。
本报北京8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