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8月11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穿越深山 便捷高效

云南富宁网络政务解农民办事之苦

本报记者 张文凌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8月11日   11 版)

    一个农民办一份证明或一个证件要耗时多久、花费多少钱?看看71岁老农李志杰以前的一次办证经历就知道了。

    天刚蒙蒙亮,家住云南富宁县归朝镇那榜村的李志杰就已经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他要去民政局申请“农村特困医疗救助”。一个小时后,他到达百油村委会,然后花30元坐了一台摩托车赶往归朝镇。两小时后,他来到归朝镇,拿到救助申请表后,又花10元钱坐上公交车,前往县城盖章办事。当他到达县城时,机关已经下班了,李志杰找了一家旅店住下,住宿费60元。当天他吃了两顿饭,花费12元。

    第二天,他顺利办完事,回到了家。这两天,他共花费152元。随后,消息传来,他获得了2000元的医疗救助。于是,他再次前往县城领取这笔钱,不巧的是,他一共去了6次才拿到钱。扣除路途花销,他耗时两个多月领到的救助费只剩下一半。

    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

    7月14日,记者在百油村委会办公室见到李志杰,他来帮老伴申请“农村特困医疗救助”。与往常不同,这次他只要把材料交给村委会办公室的大学生村官罗翠萍,罗翠萍将材料内容录入电脑,他就可以回家了。他们的申请被受理后,救助金会直接打到他们的一折通上,李志杰不用再去镇上和县上。这次办证他只用了半个小时,而且没花一分钱。

    去年10月,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自主研发的“农事e网通”(农民服务站电子政务系统)在全县推广使用以来,让农民“办事不出村”,不再“进机关求人办事”。延伸到村一级的网络政务,成为政府与农民的“连心网”。

    过去,从村里到镇里再到县里办一件事,最少要花140元

    位于云南东南部的富宁县,山区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96%以上,至今仍有230多个自然村不通公路、93个自然村不通电话,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7月14日,记者从归朝镇到其下辖的龙门村委会采访,40公里的路乘坐汽车走了近两小时,沿途的塌方路段,只有越野车才过得去。龙门村的农民从这条路到镇上,一般要走5个小时以上。

    龙门村党总支副书记黄梁深知山区农民办事之苦。比如,需要木材的农户,首先要到镇林业局写申请、领取林木砍伐证的审批表,然后返回村委会盖章,盖完章后再到镇上盖章,镇上盖完章后又去县里盖章。住在大山里的农民,要走一天的路才能到村委会,第二天再到镇上。一趟下来,顺利的话,至少也要花140元。如果“找不到门、遇不见人”,带的材料不齐全,办事成本就要增加一两倍,这对于年人均纯收入仅2739元的农民来说,实在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办事难、烦、贵,耗时长、效率低不说,农民还怕看脸色。”黄梁说,“农民办一件事、领一本证跑七八趟,心理压力很大,为了讨好办事的工作人员,不抽烟的人也要买包烟递上去,如果人家不接,他心里更加忐忑不安。”

    2010年12月,79个村委会开始试点“农事e网通”,龙门村是其中之一。

    事实上,相比传统的农民服务站,“农事e网通”就是利用网络传递为农民跑腿。在已有的全县网络办公系统的基础上,县财政投入145万元,将每年30万元的网络租用费纳入财政预算,为145个村(居)委会的便民服务站配备了电脑、扫描仪、数码相机、密码U盘等设备,利用电信有线和致富通无线网络,将乡、村级服务中心连接到县级中心系统,农民办事只需到乡、村级服务中心提交资料,工作人员按照程序将办理事项所需的申请书、户口、身份证等原始材料通过扫描采集上传到网络办公系统,村、乡、县逐级流转审批,便可办理。之后,审核发放的证件通过邮寄、定期派送或乡镇打证等方法送到农民手上。记者在归朝镇政府的政务公开栏里看到,农业、林业、劳保、教育、民政、党务、信访等25个部门的117个项目都可通过“农事e网通”审批办理,实现了让农民“事在村办、钱在村领、证在村拿、困难在村反映、问题在村解决”。

    现在,富宁县全县13个乡镇和145个服务站点的“农事e网通”每天通过系统为群众办事均达100件以上,截至记者发稿,已累计办理事项8500多件,为群众节约办事成本127万多元。

    仅7个月,一个镇就节约办公经费20万元

    过去,每次下乡回来,归朝镇镇长杨光富桌上都有一大堆等待他办理的文件,“几天都看不完。”

    “近年来,虽然各乡镇都建立了农民服务站,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办事难的问题,但仍存在运行成本高、占用人力资源多的问题。”杨光富说,目前各村都有代办员,但代办员一般要等到有一定数量的办证需求后,才会去镇上办理,不及时、效率低。如果乡镇、县政府相关部门定期到村上办理,相应的交通、食宿等费用也很大,给村级财政造成负担,时效性和效率仍然不高。 

    现在,杨光富不再为文件所困,即使下乡或出差,他仍然能用笔记本电脑随时办公。

    “农事e网通”不仅减少了农民的开支,也大大降低了行政成本。

    杨光富告诉记者,过去,每份文件都要复印多份,用文件夹送给相关领导审阅,每年仅纸张耗材的花费就高达10多万元。而且,如果领导出差,就会积压下来,一个月都传不回来,规定的15天办理时限根本做不到,农民申请的救助金几个月才拨得下来。对于民政部门来说,发钱时,农民们要排队等候,一个个按手印领取。“农事e网通”开通后,一折通也同时开通,救助金或补贴直接打入农民的一折通。

    “从去年到现在,我们就节约了20万元办公经费。”杨光富说。

    为确保“农事e网通”顺利推行,富宁专门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各部门、乡镇“一把手”为成员的“农事e网通”建设领导小组。同时,把“农事e网通”系统建设和服务情况作为县级涉农部门、乡镇目标管理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督查。

    富宁县的“农事e网通”受到了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将于今年内在全省推广。

官员要学会对“一般群众”说话
“有质量问题可退换是句空话”
宜昌市政协委员陈守邦诉作家石野“诽谤”终审败诉
云南富宁网络政务解农民办事之苦
“我不是闹着玩的小毛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