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运会开幕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享受了几天“大运会小长假”后,深圳的上班族开始回到工作岗位上。
以市民的“自愿停驶”取代政府的“强制限行”,深圳的交通状况今天迎来了“真实环境”的考验。采访之余,记者也驾车进行了一番体验。
早上8时许,记者驱车从南山区的后海大道驶入滨海大道,这条路是居住在南山后海片区的市民去往福田、罗湖的必经之路。由于是工作日,路上的车辆较前两天明显增多。因设置大运会专用通道而减少了一条车道,滨海大道在早高峰期间车行略显缓慢,15公里的路段用时约35分钟。
“这条路每逢周一早上车都很多,所以我一般都提前15分钟出门。今天的路况和以往周一差不多。”在福田中心区,一位从南山来的车主张小姐告诉记者。
9时许,记者驱车经彩田路和南坪快速前往位于龙岗区的大运村,一路上车行非常顺畅,50公里的路程仅用30分钟便赶到了目的地。
下午5时45分,这时已接近晚高峰,记者从市民中心经深南大道西行,仍然是一路顺畅,近7公里的路程,用时不到15分钟。
大运会期间,深圳采用了市民“自愿申报停驶”的柔性政策,将交通保障的部分责任交给市民。
这一数字,足以让深圳的交管部门松一口气。根据测算,目前行驶在深圳的200多万辆车中,停驶40万辆方可保障大运交通的顺畅。然而,在市直某机关上班的刘先生认为,虽然市民的积极参与是大运会期间深圳交通顺畅的一个原因,但大运会前,5条总长度100多公里地铁线路的开通,才为市民“自愿停驶”提供了客观条件。“因此,我认为,公共交通的进一步完善才是深圳交通长期保持畅通的根本所在”。
此外,记者还从深圳市人居委了解到,大运会期间,深圳投放各类新能源汽车达2000多辆,占大运会交通车辆需求的50%以上,这使得深圳成为世界上使用新能源汽车数量最多的城市。
公共交通的完善加之清洁能源汽车的大量使用,也是深圳市民因大运而获得的另一种“实惠”。
本报深圳8月1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