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逆淘汰、官场逆淘汰、学术逆淘汰、道德逆淘汰……不久前,中共中央党校报刊社副总编辑、《理论动态》主编钟国兴发表署名文章,归纳出当前社会存在的10种“逆淘汰”现象,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所谓“逆淘汰”,简言之,即指坏的淘汰好的,劣质的淘汰优胜的,小人淘汰君子,平庸淘汰杰出等现象。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民意中国网,对全国34个省(区、市)1440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9.4%的公众感觉当前社会“逆淘汰”现象普遍,其中18.8%的人觉得“非常多”。仅4.1%的人认为“几乎没有”。受访者中,“80后”占55.5%,“70后”占25.9%。
什么样的人容易在“逆淘汰”中获胜
“逆淘汰”一说,源于经济学的“劣币驱逐良币”理论,指如果市场上有两种货币——良币和劣币,两者所起的流通作用等同,因为劣币成本低,人们在使用中往往会选择劣币、储存良币,久而久之良币就会退出市场。
钟国兴认为,不仅仅在经济学界存在“逆淘汰”现象,当下社会“富二代”、“拼爹”等词语的流行,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才逆淘汰”机制的存在。近年来被网民披露的“萝卜招聘”、“吃空饷”(指不上班但是可以领工资——编者注)等事件说明,“人才逆淘汰”机制不仅存在,还趋于强化。
济南市某国企职员高宁认为,如今“商品逆淘汰”现象也日益显现。“一个品牌不进行虚假宣传,不夸大效果,似乎很难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立足,因为人们很容易被宣传和广告‘忽悠’。于是,不诚信的商家越来越多,老老实实做生意的商家可能就被淘汰了。”
在高宁看来,干部、人才选拔中的“逆淘汰”现象更为严重,“少数领导奉行实用主义,以是否能为自己所用作为选人、用人的标准,以致贪者上、廉者下,庸者上、能者下。”
哪些领域“逆淘汰”现象较多?本次调查中,59.3%的公众认为是“干部选拔”,48.7%的人选择“人才选拔”,30.8%的人认为“道德领域”的“逆淘汰”现象较多。
“政府机关”被认为是“逆淘汰”现象最多的单位,44.7%的公众选择此项。接下来依次是:国企(38.4%)、事业单位(36.8%)、私企(16.4%)和外企(8.9%)。
为什么会存在“逆淘汰”现象?调查中,59.5%的公众认为是投机、浮躁的社会风气使然;54.2%的人觉得原因是“官本位”思想横行;50.4%的人将原因归结为“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监督”;45.2%的人认为是“择优汰劣”的社会机制还不够完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乔新生教授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在人才选拔过程中出现“逆淘汰”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或单位中的“一把手”要想集中权力,就要分权制衡,就一定会找比自己能力差的人。这样导致的结果是,能力较强的人会慢慢被淘汰,能力较弱的人走上领导岗位。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逆淘汰”现象普遍,主要是社会制度不健全造成的。当制度、规则导向出现问题时,劣质的东西就会占优势。比如大学里的科研评价体系,没有倡导正常的教育价值观和学术价值观,强调数量不强调质量,就会让急功近利、喜欢钻营的人如鱼得水,为追逐丰厚利益去搞“社交学术”,通过潜规则获得资源和头衔。而一心科研、不愿钻营的人可能连基本的考核都通不过。
什么样的人容易在“逆淘汰”中获胜?调查中,68.2%的人认为是“有权有钱有背景的人”,其次是“喜欢投机、使用计谋的人”(51.6%)。此外还有:善于溜须拍马的人(51.4%)、喜欢拉帮结派的人(35.9%)、谁都不得罪的“老好人”(21.4%)。
55.4%的人认为“逆淘汰”会损害公共利益
调查中,60.7%的公众认为“逆淘汰”现象普遍会强化投机、“潜规则”等风气,56.5%的人认为会毒化干部选拔空气,55.4%的人认为会损害公共利益,48.8%的人担心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有人提出,要靠官员、商人、学者等群体的自身操守来抵制“逆淘汰”现象。但熊丙奇认为,“这基本上不太可能。”制度已经是“劣币驱逐良币”了,只强调自身操守,只会让有操守的人更加被排除在外。我们必须从制度上进行改良或改革,逐步建立起“择优汰劣”的社会机制。
如何杜绝普遍存在的“逆淘汰”现象?本次调查中,66.8%的公众建议权力、程序保持公开;64.7%的人提出“健全监督机制”;59.4%的人期待完善法制,严格执法;52.7%的人认为,关键在于“尊重民意”。
乔新生提出,现在很多地方在干部选拔时,都有民主评议的程序,但作用有限。毕竟民主评议过程中,民众只有表达权,没有决策权。最好的办法是让普通选民自己投票决定领导选拔、任用。如今,一些地方也开始进行公推直选,让民众参与决策,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要警惕出现投票不透明和“贿选”的情况。
乔新生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建立选民与候选人直接沟通的机制,比如在投票前,决策部门尽可能让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告知候选人的个人情况,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因候选人信息不透明而导致决策失误的现象。
“另外,所谓‘良币’也是见仁见智的。”乔新生说,“劣币驱逐良币”应该分为两层含义:第一层,民主选举不可能永远保证最优秀的人被选出来,但我们要保证,让大家都接受的人被选出来;第二层,我们要知道如何补救。比如恰当地规定干部的任期,完善述职机制,既防止其急功近利,也要让在位者有责任心和危机感。选民如果后悔,也可以在下次选举时纠正。
一名民意中国网网友还提出,在民主选举中要防止“暗箱操作”。“看似程序正义的投票就不会有猫儿腻?我们还必须有公开唱票的程序,否则难保有人‘狸猫换太子’,借公平之名行不公之实。”
对于行政、医疗、学术等领域存在的“逆淘汰”现象,熊丙奇建议,建立全新的人才评价体系。比如,要防止学术领域的“逆淘汰”现象,就要把对教育、学术的评价,从现在“自上而下”的行政评价,变成有教师和学者参与的同行评价,从而建立起真正具有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共同规范的“学术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