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好的国产电影。”一名普通观众在微博上对《钢的琴》这样评价。
“相信片中展现的这架钢的琴一定会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崔永元在《钢的琴》的首映礼上这样说。
可是,观众的好口碑与专业人士的高评价,并未换来《钢的琴》在票房上的成功。据统计,《钢的琴》首周末票房只有300万元,在很多影院仅放映几天就早早下线。对此,《钢的琴》主演之一秦海璐在博文《一份自白书》中写道,仅凭热情、深度和良知,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环境里,就像是没有了弹头的子弹,真飞不起来的!
《钢的琴》票房惨淡并非偶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艺术电影当下的生存困境。艺术电影陷入生存困境的原因何在?怎样才能走出困境?带着这些问题,中国青年报记者近日专访了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博士生导师石川教授。
中国青年报:您怎么评价《钢的琴》这部电影?
石川:《钢的琴》是一部很优秀的现实主义影片。我已经在不同场合看过4次。据我了解,观众、媒体和专业人员对这部片子都有比较高的评价。
中国青年报:良好的口碑为什么没能给《钢的琴》带来良好的票房收入?
石川:《钢的琴》的题材和类型都不太商业,院线票房能做到500万元已经很不错了。加上电视、网络和海外版权,最后应该能收回成本或略有盈余。在现在的市场格局中,这个结果应该说是正常的。我们不能拿大片的标准来要求小成本影片,怎么可能让一部三五百万成本的片子做到几亿票房?
中国青年报:但为什么《钢的琴》口碑和票房差距如此之大?
石川:票房代表电影在商业上是否成功,口碑是观众对影片质量的评判。两者角度不同,不必强求一致。电影史上真正能做到既叫好又叫座的影片并不多,票房与口碑有些反差也不足为奇。
中国青年报:不只是《钢的琴》,当前艺术电影大多面临生存困境,很多发行商在做宣传时甚至对“艺术片”三字都惟恐避之不及。
石川:的确有这种现象。这说明电影市场发育还不成熟,对影片风格、类型的包容度不够。中小成本影片中,只有喜剧、惊悚等极少数几个类型比较受市场欢迎。艺术类型的影片往往市场化和大众化程度不够,很难有可观的票房回报。这样一来,投资商不愿投资,院线不愿排片,就算排了,也未必有很多观众来看。另外就是艺术片通常资金有限,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宣传发行和市场推广。最近几年电影宣发成本大大增加了,有的甚至占到制片成本的50%。一部投资500万元的影片,制作费用往往只有300万,剩下200万元要用来宣发推广。大多数艺术影片都很难做到这些,票房当然会受影响。
中国青年报:像《钢的琴》这样的艺术电影生存困难,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
石川:其实最终受害的不只是艺术电影本身,艺术电影生存困难,商业电影发展也会受阻。艺术电影通常在风格、样式、类型上具有实验性、探索性特点,就像是一块试验田或者研发基地,它能源源不断地为商业电影提供新的素材、灵感、风格和人才。那些进入所谓“亿元俱乐部”的国产片导演,包括张艺谋、陈凯歌,以及后来的姜文、张一白、高群书、陆川、宁浩,不都是从艺术电影起步的吗?他们早期电影个性都比较张扬,都不属于既定的商业类型。电影受到关注后,有人给他们投资,才有了更多机会。这样,他们就一步一步成为主流商业电影的中坚力量了。所以说,没有艺术片的探索创新,主流商业电影,乃至整个电影产业都很难进步。
中国青年报: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的格局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状态?
石川:商业电影、艺术电影并非严格的电影分类概念,它们有不同的生产发行系统和融资渠道,各有各的市场空间和生存方式,彼此之间又有比较紧密的互动关系。人们都知道好莱坞是北美制片中心,但实际上,还有两个独立电影制片中心在纽约和温哥华,都聚集了很多独立电影人。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创意、题材、故事,也有很多渠道获得资助,他们中间那些有天分、有才华的导演,也会被好莱坞片商看中,让他们与华尔街的金融资本合作。
中国青年报:要在我国建立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的良好格局,您有什么建议?
石川:我国电影市场未来应该朝分众化方向发展。好比我要去超市买洗发水,货架上总会有几十种不同的产品,我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购买力、产品特性来随意挑选。但电影现在还做不到这一点,市场显得太单一,观众没有太多选择余地,只能挤在一口锅里吃饭,最后只能是众口难调。如果我们未来看电影,也能像今天买洗发水、数码产品那样,可以根据口味自主选择,“高票房低口碑”或“高口碑低票房”的现象就会改善很多。
中国青年报:这种分众化的电影市场,必须要以电影市场足够大、电影产量足够多为前提吧?
石川:当然,分众化市场还只是一个远景,短时间内还很难做到。因为中国电影市场还处于解决“温饱”的阶段,分众化市场则是“小康”。我国目前有6000多块银幕,大多数集中在中心城市,相当多的二三线城市几乎没有现代化的影院。所以目前最迫切的,是要继续扩大电影市场的规模和覆盖面,让更多的老百姓能看上电影。
当然,考虑到中国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推进市场分众化也要因地制宜,条件成熟的地方可以先搞。比如北、上、广这些大城市,历来是中国电影的“票仓”。这里观众基础好、市场大,对电影的需求比较多样化,可以先于二三线城市进行分众化市场改革的尝试。
中国青年报:有人说,建立分众化电影市场的关键,在于给艺术电影创造生存空间,就要建立艺术影院。是这样吗?
石川:是的,搞艺术影院势在必行,但也不能盲目,也要合理规划。现在北京已经有了一家艺术影院——当代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上海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影院,民间放映活动却相当活跃。上海电影节期间的艺术片展映也是一年比一年火爆。这些都说明艺术影片在上海已经拥有了数量相当可观的观众群。
中国青年报:但喜欢艺术电影的人毕竟只是少数,如何保障艺术影院的正常经营呢?
石川:要求艺术影院完全按照商业模式运营是不可能的。艺术影院要生存下去,至少要具备三个前提:第一是稳定的观众群,第二是充足的片源,第三是资金支持。现在问题最大的是资金。国外的艺术影院一般依靠民间资金资助,在中国,主要还是靠政府和大企业的财政扶持。比如地方政府可以用减免税收和提供场租、放映补贴的形式来鼓励艺术影院发展。还有就是呼吁大型企业承担更多的公益文化责任,可以通过设立文化基金的形式对艺术影院进行资助。我们在这两方面都还有非常大的作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