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8月2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巴巴爸爸”的中国情缘

本报记者 张彦武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8月23日   10 版)

    泰勒父子

    “这就是巴巴爸爸、巴巴妈妈、巴巴祖、巴巴拉拉、巴巴利波、巴巴伯、巴巴贝尔、巴巴布莱特、巴巴布拉伯!”8月20日,在“巴巴爸爸的作者泰勒父子中国接力行”媒体见面会上,少儿节目主持人鞠萍流畅自如地背诵了法国经典动画片《巴巴爸爸》1988年在《七巧板》播出时那段著名的绕口令。

    鞠萍还向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等人“抱怨”:“为什么不让我来主持呢?”此前致辞的新闻出版总署对外交流与合作司司长张福海也带着“艰巨任务”而来,同事的儿子央求他带一个“巴巴爸爸”作者德鲁斯·泰勒(Talus Taylor)的亲笔签名回去。

    “巴巴爸爸”是世界著名图画书“巴巴爸爸经典系列”的主角,与“蓝精灵”齐名,由从美国移居法国多年的漫画家泰勒与其法国妻子安娜特·缇森(Annette Tison)共同创作。

    “巴巴爸爸”是从土里长出来的动物,其身体为粉红色,原型是法国一种粉红色的棉花糖。“巴巴爸爸”有一个漂亮妻子巴巴妈妈和七个性格各异的孩子——“巴巴爸爸”家族可以根据环境需要而随意变成桥梁、梯子、车辆等。不过,在媒体见面会现场,当知名儿童阅读推广人王林一早带着女儿前来时,女儿一眼就认出了穿着标志性粉红色衬衣的“巴巴爸爸”,但小女孩有些“失望”,因为她发现真实的“巴巴爸爸”并不能随意变形。

    上世纪70年代初,“巴巴爸爸经典系列”的第一本《巴巴爸爸的诞生》,甫一出版即受到英国评论界权威的赞誉并在同年的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广受好评,其后迅即风靡欧洲。1975年,联邦德国将“巴巴爸爸”的故事改编成动画片并于1981年在美国首播,其后,40多个国家的观众通过电视荧屏结识了“巴巴爸爸”一家。迄今为止,“巴巴爸爸”图画书系列已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总销量超过1亿册。

    早在8年前,白冰就有意引进这套书,但因故未能如愿。其后,他们历尽曲折与泰勒方面联系。2009年4月,白冰专赴巴黎,拜访泰勒,最终谈妥简体中文版的出版授权。去年1月和6月,接力出版社分两批出版了“巴巴爸爸经典系列”的两辑10册,上市一年多,销量已突破100万册;第三辑的12册正在筹备出版,泰勒父子计划在这一辑中吸收更多的中国元素。

    “我的词汇量很少。我也很想认识中国字,学习书法。”泰勒说。无论是在北京的媒体见面会上,还是在8月21日的上海书展少儿馆读者见面会及接受访谈时,泰勒都在大秀中文。为了学中文,他还找了一位北京的留法女生做中文老师。他想尽量用汉语去点菜、叫出租车,但总是发现自己的词汇量有限,大多数情况下还得求助翻译和中文老师。

    虽然是第一次来中国,泰勒对这个拥有“美猴王”、《三字经》的东方国度并不陌生。他与中国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至其父亲那里。“二战“期间,其父作为运河专家被派往上海工作。青少年时期,泰勒就经常听父亲讲沦陷中的上海,“所有的娱乐业还是在以它的方式继续往前走。日本人以为他们已经控制了中国,但是他们并没有。”父亲也为小泰勒讲解诸如“庖丁解牛”式的中国智慧。

    如今,因为有了网络,泰勒每个星期都能收到好几百封从中国寄来的读者来信。他们有人在信中说,自己的孩子两三岁,作为家长,他们很想多知道一些“巴巴爸爸”的事情。而在二三十年前,就有一些中国动画片公司向他寄赠动画样片、传递合作意向。而在150集的同名动画片中,有三集“巴巴爸爸环游世界”已经制作完成且含有大量中国元素,只是囿于国家广电总局2006年9月1日以来“全国各级电视台黄金时段均不得播出境外动画片”的规定,“巴巴爸爸”的完整版动画片进入中国尚需时日。早在“巴巴爸爸经典系列”第一辑出版时,鞠萍就表示:“20多年过去了,这套书终于来到了中国,希望动画片也能再次在中国播放。”

    此次中国行中,泰勒展示了他的最新创作“‘咏鹅’的中国记忆”,手稿中他已经会写一些简单的中国汉字。泰勒非常欣赏写出《咏鹅》的早慧诗人骆宾王,他认为“这些都是他自学的”,而且这种教育理念与《巴巴爸爸的学校》一书主张的因材施教、人尽其才高度契合。“很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学他们自己想学的东西。我认识很多人,他们学的是一样东西,结果变成杰出人才时,却是因为另外一项才能。对他们来说,学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们在学习。”他强调说。

    作家泰勒顺势还提到了自己的另一大兴趣——“我对中国船舶的了解可能比你们在座的各位记者了解的都多。”泰勒半个世纪前就开始收藏介绍18世纪中国船舶的画册,他甚至“能告诉大家10种以上不同船舶的功能”,此行他特别希望寻访到中国的古船。

    泰勒不仅对古代中国感兴趣,更关注当代中国。来中国的第一天,他就“想找到中国独有的东西”,结果发现了电动自行车,“这个主要是环保,比欧洲国家更先进一点。”并非巧合,这和《巴巴爸爸回到地球》、《巴巴爸爸的火星旅行》乃至整个“巴巴爸爸经典系列”倡导的环保理念也是一致的。泰勒说:“‘巴巴爸爸’没有政治倾向,但是有一些社会责任。”

    36岁的托马斯和姐姐艾丽斯是泰勒的继承人,不过,他们小时候不会随便跟小朋友说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巴巴爸爸”的创作人。他们带领的10人小团队,如今正在努力延续他们父母开创和持续了40年的辉煌,其中包括制作“巴巴爸爸”的3D动画。“最重要的还是艺术创作,我不想改变任何‘巴巴爸爸’的形象”,托马斯对于坚持小团队的人性化制作抱有十足决心,“我用高科技只是为了节约制作经费,但不会作为主导。”

    托马斯也热爱中国文化但又葆有一个“70后”的批判精神。当读者将“巴巴爸爸”和孙悟空做比较时,腼腆的托马斯会冷不丁地幽上一默:“‘美猴王’也不是什么都能变,他只会72变,‘巴巴爸爸’可以无限地变。”

    然后,他话锋一转,告诉“巴巴爸爸”的两代中国粉丝们:“我爷爷在中国学到很多,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也会学到很多东西。可能回去以后,我就会根据我在中国学到的一些东西,做一集‘巴巴爸爸’。”

本报记者 张彦武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8月23日 10 版

“巴巴爸爸”的中国情缘
以个人之力追寻历史
丁学良:留学为学知识,更为长见识
林徽因:永远的主角
古时候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