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个坚定不移”:
□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执政党的地位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把自身作为与中国社会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并且在推进中国社会发展的征程中承担起自己的使命。在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中国社会的主题,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向中国社会乃至世界拿出自己的发展方略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胡锦涛提出的“五个坚定不移”反映的正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这一大前提、大背景下,如何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大建设的基本认识与基本立场。
——改革开放当然不会终止。改革绝不仅仅意味着对改革前的所作所为的改革,同样意味着对改革本身一些做法的再改革;开放也不仅仅意味着简单的放开国门,为世界打工,同样意味着在更高水平上与世界共享发展红利。自觉纠正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不规范、不科学、不妥当的做法,把做错的改正过来、做得不科学的科学起来、做得不规范的规范起来。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改革开放应该也必须坚持的态度。
——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经济建设再也不能走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劳动低收益的路子;再不能涸泽而渔、饮鸩止渴进行泡沫政绩建设、形象工程建设和数字游戏建设,而要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做到又好又快。
——政治建设要保障最大多数群体的权利。现代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与权利,固然不必然是对立与冲突的,也不全然是一致和互补的。很多的时候某一群体的某种权利的实现是以其他群体的另一种权利的丧失为前提的。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为了城市化拿走了农民的土地让他们成为失地农民;为了国际贸易中的低成本比较优势,进城务工人员只能拿极低的工资;为了企业的高效率,一大批工人下了岗。可是,所有这些中下层的民众,他们依然有着神圣的求生存与求发展的权利。政治体制改革只能去增进他们本已经贫困的权利,而不能掠夺之。中国共产党人经常讲特色,这正是中国社会政治体制改革的最大“特色”所在。
——文化建设要为社会增强“软实力”。文化是维系一个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力量,如果没有精神文化上的充实和丰盈,就不能说有真正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人生,就不能说是一个有情有义有爱有归宿的社会。通过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走向大众实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社会主义价值,传承中华灿烂文化,顺应时代进步趋势,不仅要为中国社会建设富强的物质家园,还要为中国民众建设先进的精神家园。
——和谐社会建设以公平正义为基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群体之间、社会成员之间在财富的分配和占有方面不可能是无差别的,要保护在改革发展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财富及其财富的拥有者,要继续支持并保护靠劳动和创造先富起来的群体,绝对不能搞平均主义,不能没有条件地进行“劫富济贫”;以广大的工人农民为主体的民众是中国国家的主人,如果不能实现对改革发展成果的共享,就谈不上社会的和谐进步。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使得各个社会阶层与群体都能享有自己可得到的和应该得到的权益,都能在社会结构中找到自己的应有位置和恰当位置,整个社会不仅有高的效率,更有相应的公平正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
笔者认为, “七一”讲话通篇以面向未来的“五个坚定不移”收尾,其实还传达了更深一层的意思,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不仅有90年的辉煌历史,更有光明灿烂的未来。未来的中国需要中国共产党大有作为,未来的中国共产党也大有可为。
而这正是胡锦涛“七一”讲话要告诉中国乃至世界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