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9月06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学习至上的乖孩子突然厌学了

心理咨询师 王颖欣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9月06日   11 版)

    晓荷是因为学习问题找到我的。她说自己从这学期开始,学习效率大幅度下降,越想学越无法专心,甚至开始讨厌学习。坐在自习室里一晚上,看不了几页书,只是在做个样子,而且是做给自己看的,似乎坐在那里,至少让自己安心一些。而事实上呢,她心里矛盾纠结,乱得很,根本没学到什么,非常痛苦。当她从自习室回到宿舍,又陷入一轮又一轮“我又浪费了一个晚上,我完了,我对不起爸妈辛苦供我上大学”的内疚自责中。

    从“厌学”里看见儿时的创伤

    晓荷坐在我对面默默地流着泪。这是个长头发、面容秀丽的姑娘。她说自己学习效率特别低,看到别的同学都在很努力地学习,心里很慌。看得出来,她紧张焦虑,自卑无助。而且,晓荷自己也很困惑,好不容易考上理想的大学,本来雄心勃勃,怎么会突然变得这么不给力?

    根据晓荷的叙述,她原本是爱学习也很想学习的,从小到大也是好学生,能考上一所好大学也决非偶然。我分析,她心理冲突的焦点应该是想学却无法学习。到底是什么引发晓荷厌学呢?

    我注意到,晓荷在说到“心里很慌”时,表现出一种非常恐惧的神情。于是我抓住这个“很慌”的感受,让晓荷去静静地体会,用意象对话的方法引导她面对自己的内心。

    晓荷皱着眉说,仿佛回到了童年的某个阶段。我鼓励她说出在意象中看到的情景。“父母在吵架。”晓荷轻声说。她的声音有些颤抖,看得出来,这不是一段令人愉快的回忆。

    “那时你多大?”虽然知道这会让她承受痛苦,但我还是咬住不放。

    “大概只有四五岁吧。那时我很瘦小,我躲起来了,很害怕,他们声音很大。”停顿了一下,晓荷伤心地哭了,“我都躲起来了,妈妈还是要把我揪出来,让我和爸爸站在一起听她嚷嚷。我不记得她说什么了,好像他们是在为要不要第二个孩子争吵……”

    那次咨询剩下的时间里,我和晓荷一起在意象中好好安抚了那个被吓坏的、满腹委屈和恐惧的孩子。晓荷说从小到大经常目睹父母吵架的情景,即便是现在,也是常有的。

    临走前,我建议她这一周暂时不要把关注点放在能否学习上,而是尽量多安排一些业余生活,使自己松弛。

    “学习曾是我的命根子”

    第二次来访,晓荷告诉我,她小时候一直是在父母威胁的话语中长大的。听得最多的就是,如果不好好吃饭或不好好做这个那个,就会生病,就会很惨;有时,父母甚至会结合电视里播放的小孩生重病的场景来吓唬她。

    “其实那时候我最害怕的是失去他们的爱。如果生病了,他们是不是不喜欢我了。”晓荷难过地说。在“如果不……就会……”的逻辑下,她顺理成章地认为如果不好好学习,就会承担很大的恶果。所以中学时代,晓荷学习起来特别拼命,从不懂劳逸结合。她甚至因为怕自己早恋,耽误学业,仪式化地每天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你很丑,不会有男生喜欢的。”青春期的少女,如此不断地负面暗示,使现在的她更加自卑压抑,在与同学的交往中也表现得很沉闷。

    晓荷还讲到自己在人际关系上的退缩。从上小学时她就寄宿,长期受同屋厉害女生的欺负,但她从不敢反抗。

    “从前家里穷,穷怕了,所以我上了大学就告诉自己一定要考研,要高学历,高收入。只有这样才能生活得好,才能有安全感。所以现在无法学习真的让我很焦虑,觉得自己完了,考不上研了,学习本来是我的命根子……”

    晓荷的成长脉络逐渐清晰,父母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教养方式不当,家庭环境缺乏安全感,使晓荷常常处于恐惧焦虑中。据心理学专家研究,中等程度的恐惧焦虑对人的身心健康以及工作学习是有益的,可以避免危险,激发人的潜能。而过度的恐惧焦虑则是有害的,可能引发各类神经症,使人无法正常生活。

    所以,即使在不太好的成长环境中,晓荷也能坚持考上优秀的大学。但是上大学要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要伴随着一系列的适应问题。比如,晓荷是个地道的南方姑娘,北方的环境、气候都令她很不适应。她说这里的干燥寒冷令她备感孤独,加上人际关系的改变,学习方法与中学截然不同,这些表面的问题终于把成长中积累的各种创伤、不良情绪都诱发了出来,使晓荷的恐惧焦虑升级,厌学也就爆发了。

    “这是一件好事呀,晓荷!虽然暂时无法有效地学习,但你开始面对真正的自我了。出现问题的时候,也是我们成长的好机会来了!你在咨询室里的眼泪是不会白流的,堵在心里多年的负面的东西释放了,你心里的能量才会顺畅地流动起来,那时不光学习不成问题了,生活也会更加多姿多彩。”

    “而且,”我沉吟了一下,说,“你一点儿都不丑,还是个很清秀的姑娘。”

    晓荷露出了腼腆的微笑。

    把父母的问题还给父母

    在接下来几周的咨询中,晓荷几乎都是同一句开场白:“这周在学习上只能说一般,还是没有太大起色,但心情真的好多了。”晓荷说她现在的状态是,有精力学时就好好学,不想学时就多参加点儿社团活动,朋友也多了,不给自己那么大压力,反而能学进去一些了。我点点头说,这样的节奏不错。

    伤害往往还是来自最亲的人。晓荷的父母最近又吵架了,说的话很难听,爸爸向她诉苦,把妈妈骂人的话都通过网络发过来,让她评理。她强忍着劝慰父亲,可自己终于受不了,大发脾气,连下午的课都没上好,一直很难过。说起父母的相处模式,晓荷说她家是母亲非常强势,父亲很受气,这对她影响很大。她可怜父亲,又和母亲一样怒其不争,矛盾纠结,从记事起,印象中他们就忙于吵架和赚钱两件事。

    晓荷的委屈又来了。我们再次用了意象对话的方法。她告诉我,自己看到一个房间,房间里空荡荡的,有一个五六岁的身穿白色衣裤的小女孩站在墙角。小女孩头发黄黄的,很稀疏,发育不良的样子。她不想对父母说话,只想对理解她的人说:我害怕!

    我问晓荷:“你心目中能理解你的人是什么样子呢?”晓荷的意象中出来一个大姐姐的形象,大姐姐去抱住了这个小女孩,女孩立刻委屈地大哭起来,边哭边倾诉:“我害怕,我一个人孤零零的,没人在乎我!”意象中的这个大姐姐温柔地抱着女孩,直到她渐渐平静下来……

    晓荷后来与我分享,她理智上也知道父母爱自己,但心里感受到的爱却很有限。上小学之前,经常是自己一个人被关在家里,爸爸妈妈出门做生意赚钱。“当然,他们也没办法,总是要生存的。”晓荷红着眼睛说。

    我建议晓荷尽量把父母的问题还给父母,相信他们有解决好自己问题的能力,他们吵得再厉害也一起过了大半辈子,自有他们相处的方式。“是时候与他们建立边界了,你没必要费力地去解决父母的问题,特别是当心里那个小女孩出来时,如果还是替父母解决问题,那就真的是心力上很大的透支了。可以跟爸爸这样说:‘我理解你们有你们的难处,很不容易,但你们俩我都爱,我自己也要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以后你们吵架的事最好不要让我来做调解员,因为这真的让我很为难、很难受。’相信爸爸会理解的。”晓荷点点头。

    如何向父母“要”爱

    后来的一次咨询中,晓荷说她终于开始给妈妈打电话,讲自己的心情了。可妈妈总是很忙,没聊一会儿就挂断,自己很伤心,觉得妈妈不够关心爱护自己,不肯听自己说难过的事。

    我仔细分析了她与妈妈的对话,都是在抱怨一些细枝末节,妈妈可能真的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也有点儿烦,就忙自己的去了,其实未必是不关心。“你抱怨的背后还是想得到更多的关注与爱,是吧?”晓荷听了一愣,想了想,点点头。“你看,爸爸妈妈其实也想从你那里得到关注与爱,但是他们用了不恰当的方式,拿彼此吵架的事来向你抱怨,这让你很烦恼,很累,是不是?”晓荷又点点头。

    “所以你就不要再用这样不健康的方式来表达了,否则妈妈也有理由与你建立边界,因为你已经是成年人了,应该独立面对自己的问题。其实你不如对妈妈说自己真正想说的,甚至撒撒娇,比如:‘妈,我想您了,我想家了,我觉得学习真的挺难的,特别需要您好好安慰安慰我。寄点儿好吃的来慰问我一下吧!’我相信妈妈一定不会拒绝她唯一的宝贝女儿的。”

    我帮晓荷分析了她在亲密关系中的难题。其实儿女对父母的情感需求都是正常的,而晓荷在亲密关系中由于情感得不到满足,经常让自己沉溺在负面情绪中,这是导致她无法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能越来越直接地表达真情实感,而非一味克制时,她就有更多的能量可以用在学习上了。

    作为咨询师,我很理解来访者童年时爱的缺失感,以及父母吵架,教养方式不当给她带来的伤害。但需要提醒的是,父母当时的资源也很有限,他们在那个时候也只能做那么多,他们已经尽力了。厘清成长脉络是为了更有自知力,而非有理由抱怨。

万花筒
学习至上的乖孩子突然厌学了
《伦敦河》:游必有方
听电话
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