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1年09月08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中科大研究生新生开学第一课

学生并非导师的打工仔

本报记者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9月08日   03 版)

    “常听到两种抱怨——研究生抱怨自己是给导师打工的,导师抱怨给研究生改文章还不如自己写容易。这两种认识都不对。”9月2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李曙光教授在为新生上“开学第一课”时表示,研究生和导师应该是教学相长、相互依存的关系,而非老板与打工仔之间的关系。

    如今,不少研究生整日泡在实验室里,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查资料、做实验、写报告、发论文,忙得不可开交。这种“导师发补贴、学生做项目”的现象,往往被定义为“研究生替导师打工”。对此,李曙光表示,不敢苟同。

    “研究生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一种独立研究的能力只有在真刀真枪的科研实践中才能获得。而真刀真枪的科学研究需要科研经费支持,这就需要承担并完成具体的科研项目。”在李曙光看来,研究生从事项目研究不能简单理解成给老板打工,而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科研实战训练。如果导师对学生不管不问、放任自流,那才真是研究生的悲剧。

    “一开始,导师指导研究生,确实不如自己做来得方便省事。”李曙光认为,即便如此,导师也应该不厌其烦地带着学生跨越这一难关,因为这是导师的责任。一旦研究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反过来也会承担大量的实际工作,帮助导师完成许多科研想法。

    “像我这个年龄的科学家,往往还有不少想法,但毕竟眼也花了,精力也不济了,做起精细实验来手会发抖。”李曙光说,研究生则不同,他们年轻,创造力旺盛。两者相辅相成,可以完成很多好的科研设想。“所以,导师和研究生不存在谁给谁打工的问题。”

    目前不少高校对研究生获取学位设置了发表国际论文或主流学术期刊论文这一条件,由此也引来质疑之声。身为中国科大学位委员会副主任的李曙光表示,校学位委员会对此有过深入讨论,最后一致认为,能够撰写并发表国际论文或主流学术期刊论文对于研究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而不是一种负担。

    “读研期间是训练撰写和发表国际论文能力最理想的阶段。”李曙光对此深有体会。他指导的研究生,在写第一篇学术论文时,通常都要改八遍、十遍甚至十几遍,投稿过程中,经过国际同行评议后还要再反复修改,但他们的论文写作获得了最好的训练。“我的学生凡是在读博期间发过1到2篇国际主流期刊论文的,在研究工作岗位上都发展得不错。”李曙光指出,如果研究生期间不发表论文,工作后再去找别人帮忙修改论文,就会困难得多。“别人不是你的指导老师,没有责任和义务七遍八遍地帮你改论文。”

本报记者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9月08日 03 版)

高职招生危机倒逼高教改革
学生并非导师的打工仔
开学了
“电器控”大学生遭遇高校“限电”
中科大机器人首秀“超市购物”
科研揭示房屋装修最佳入住时间
深大与都柏林大学联手培养医学人才
“请到我的家乡来”儿童绘画公益活动举行
关注农村教育 关心乡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