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东方教育时报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公布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9成教师感觉压力大;教师最大的工作压力来自学生考试成绩,教育科研、班级管理,排在第二和第三。排在后面的依次为上展示性公开课,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日常课堂教学,课外个别辅导,备课,职称评聘,家长沟通,辅导学生参加各类展示、竞赛、评比等。(《新闻晚报》9月8日)
学生考试成绩乃是我们教师最大的压力不难理解,因为在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中,它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尽管过去这些年,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应试教育或者说分数教育,还是压过了其他。我们并未完全建立起与素质教育配套的评价系统,各级学校选拔学生,考试成绩几乎是唯一依据。这样的背景下,教师自然不得不为学生成绩而奋勇拼搏,压力也因此而来。
但教育科研居然成为位列教师压力第二位,就有些让人无法理解了。为什么?因为作为教育工作者,努力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总结工作经验,学习最新理论等等,应该是常态性的的工作。同时,教师又不乏思考能力、表达能力,怎么教育科研竟然成了排行第二位的压力呢?
假如你是教师,并且对学校的内部管理多少有一些了解,对此你就不会感到奇怪。眼下,教育科研的形式几乎只剩下了一种——在公开发行的教育报刊上发表论文,它是教师职称晋级与考核的重要依据。比如,每年暑假,有些学校会规定每位老师要交两三篇论文;晋升某一技术职称,必须在什么规格的刊物上发表多少篇论文。当本该是“自觉行为”的教育科研,成为学校规定的必须完成的任务,甚至与自己的荣誉和工资待遇紧相联系(事实上,“公开发表”又因为僧多粥少并不容易)时,怎么可能没有压力?
教育科研的形式应该多样化。除去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之外,教师针对某些工作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展开研讨,是不是“教研”?平时,教师间就教材、教法、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进行交流与沟通,是不是“教研”?听同行授课,提出宝贵意见,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成败得失,是不是“教研”?撰写“学术论文”之外的“教育叙事”、“教学反思”、“教育随笔”之类,可不可以也算是“教研”?如果能够摈弃那种将“教研”狭义化、机械化、功利化的思维和做法,是不是有利于教师们轻装上阵搞教研?
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还应努力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提供支持。眼下,各种培训和进修相当频繁——几乎每年的寒暑假,学校都会举办“校本培训”一类的活动,可这类培训是不是切合了教师的实际与需要?假如这类辅导并非大而不当的空对空,而是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以及教师自身的水平和能力,是不是可以极大地提升教师的“教研”信心与能力?